【本報訊】為配合中國舉辦的「法國文化年」,香港藝術館繼今年初成功舉辦「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展」後,該館由即日起至十月三十日舉行「法國人眼裏的中國」展覽,展出約四十幅十八及十九世紀法國藝術家筆下的中國面貌繪畫珍品,反映中法兩國在過去三百年間的文化交流。
捕捉所見所感
香港藝術館指出,自十八世紀法皇派遣傳教士來華後,中法兩國無論在政治、經濟及藝術上都有交流,尤其是十九世紀法國積極派遣船隊到中國進行貿易活動,不少隨船的法國畫家以異鄉人的眼睛觀看這個與歐洲截然不同的國家。
他們面對中國的人民、地理、風物時擷取散發異國風情、能引發好奇心、美感和創作靈感的東西,以速寫、素描、水彩、版畫和油畫等捕捉所見所感,反映法國人眼裏的中國面貌。
在法國藝術家的展覽中,其中一幅作品展現了法國藝術家筆下廣州外商洋行前市集的面貌。
部份並無踏足中國的法國畫家參考從中國帶來的物品,例如繪畫、陶瓷、象牙、絲綢、刺繡等中國外銷商品,加上個人幻想而創作出心目中的中國和中國人。
中法技術結合
展覽會亦會展出一套十六幅名為「乾隆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的珍貴銅版畫,主要記述乾隆的「十全武功」,由當時清朝宮內西洋畫家設計,並送往法國巴黎雕刻成銅版和印刷,見證中法兩國技術結合的成果。同場並會展出當時中國外銷商品如銀器、漆器、象牙和玳瑁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