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蔭權只須一百個提名

  曾蔭權只須一百個提名

伍昭

曾蔭權終於宣布參加任期兩年的行政長官補選。曾蔭權是眾望所歸的特首大熱門,可以肯定曾蔭權獲得大比數支持,而李永達及詹培忠參選的目的,就是為了加入競選成份,避免是次補選在無對手的情況下自動當選。
曾蔭權基本上獲得社會各界支持,最少不會反對他參選,兼且中央政府對他已不反感,親政權人士都很支持在官場打滾三十多年的曾蔭權,連民主派也不會反對他參選。可是,現行選舉制度容許若只有一人獲提名,就可自動當選,連最基本的信任票機制也沒有,比隔岸的澳門還要差。
憑澳門的經驗,若候選人獲得中央政府及社會各界信任的話,取得過半數信任票並不困難。可是,香港連這工夫也省略,若不幸無人競逐,曾蔭權的實質支持度就無法評估──由於「新的行政長官」及特區政府支持度無法評估,因此缺乏動機改善施政,將繼續施政不周。
為了確保曾蔭權屬眾望所歸,無論如何都應有競選──若曾蔭權不是眾望所歸,則純屬不幸。不過,曾蔭權很有信心通過選舉,故此,為了香港整體利益,確保曾蔭權具有相當支持度,曾蔭權取得一百人提名便夠。若他確是眾望所歸,更應接受其他人競爭,提名機制已防止隨便有人來參選,他毋須擔心競爭。
中央政府毋須擔心出現突發,相信曾蔭權接受競爭也不會影響選情,李永達及詹培忠參選,也沒有任何問題,反而可藉着選委對他勝任特首的評估,加強特區日後施政,肯定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