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出口、消費、投資及旅遊業帶動下,本港今年首季經濟增長6%,較市場預期為佳,且是連續7季增長,期內反映通脹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升0.4%。政府經濟顧問郭國全認為,首季經濟表現良好,在低通脹下保持高速度增長,對全年表現仍審慎樂觀,並維持全年經濟增長4.5%至5.5%,全年通脹率1.5%。
杜瓊斯通訊社綜合8名經濟分析員預測,首季經濟增長平均為5.7%。不過,經濟師均憂慮今季經濟增長將放緩。渣打銀行經濟師許長泰向外電表示,美國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將影響本港今季增長。與去年雙位數增長比較,今年出口將維持單位數增長。
人民幣升值有利有弊
恒生銀行首席經濟師關永盛指出,下半年有多項不明朗因素影響經濟表現,暫無意調整本港今年經濟增長4%預測。他指出,內地今年首季出口增長35%,本港轉口卻未能同步增長,情況值得關注。他表示,中美貿易糾紛持續,人民幣是否升值,均為下半年出口表現增添不明朗因素。
對於歐美國家向中國紡織業展開貿易保護主義,郭國全表示,香港將因中國轉口往歐美國家的紡織品減少而受損,但同時因吸引部份廠家回流本港而受益,具體影響程度仍未清楚。
若以去年內地紡織成衣經香港轉口往歐美規模,只佔本港總出口額4%計算,造成的直接影響不算大,但相關行業的影響則較顯著。不過,他更關注這類貿易保護主義,會否擴至針對內地其他貨品。
至於人民幣升值問題,他估計有關改革不會太快,升值幅度亦不會大,預期對國家及香港貿易影響不大;反之在調整滙率機制後,若更有利於國家持續穩定發展,則對香港有好處。不過,短期而言,或帶動亞洲其他地區貨幣升值,對內地及本港的短期出口將有打擊。
樓宇及建造回升最可喜
對於金管局推出的「任三招」,郭氏表示,有助港元利率貼近美息,相信日後港元偏離美息的機會將減少。早前本港銀行加息,他認為港息仍處低水平,對本港經濟影響不大。
今年首季本港樓宇及建造活動在連續9季下跌後,首次回升,升幅3.4%,郭氏認為,這將令本港經濟復甦更全面穩固,並可望帶動就業市場繼續改善,之前建造業為失業較嚴重行業之一。隨着本港經濟復甦及租金回升,他估計至今年底本港通脹有機會升到2至3%,仍算溫和。
對於首季經濟表現,銀行公會主席和廣北感到鼓舞,他指出,香港是開放和成熟的城市,這個水平已屬高速增長,反映經濟增長仍強勁,通脹仍低企,未見對經濟造成威脅,至於利率上升,若不快速上升,相信對經濟的抑制作用不會很大,反而更應留意通脹會否加快。他估計今年經濟增長介乎4.5%至5.5%。
銀行家:加息無損經濟
東亞銀行(023)主席李國寶表示,首季經濟增長較去年第4季雖然稍為放緩,相信主要是季節性因素,鄰近地區如新加坡經濟也有放緩,而中國對樓市的調控和加息也有影響,但本港經濟增長仍然良好,料不會受加息環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