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全球經濟趨加速放緩

國際視野:全球經濟趨加速放緩

美國第1季GDP增長由原先公布的3.1%向上修訂至3.5%,貼近市場預期的3.6%。油價重上51美元(1桶.下同),若果未來企穩在50美元水平之上,第2季經濟增長還能否有理想表現,實在值得懷疑。何況充當另一「大吸盤」的中國,儘管第1季GDP錄得9.5%增長,但種種迹象顯示,經濟有放緩趨勢,這對全球經濟增長及商品需求,將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
根據大摩的統計數字,中國今年頭4個月進口下降13.5%,影響最大莫如佔總出口20%(輸往中國)的日本、南韓及台灣等鄰近國家及地區。此外,反映海運的波羅的海乾貨運輸指數(BalticDryIndex),由去年12月的6208高峯,急挫至周四的3317,跌幅認真驚人。

商品價格回落露玄機

還有路透社CRB商品價格指數,自3月中至今累跌7%;高盛現貨商品指數亦下跌10%,意味在中國加強宏觀調控措施下,對原材料及商品之需求驟減,商品價格近月之急跌,又豈事出無因?
然而若按照捷能銀行研究部的推測,商品價格之下跌,主要是早前企業恐怕價格無止境地上升從而「追火車」,致令庫存水平超高,相信在消化一段時間後,需求將逐漸增加,看看又是否兌現。
中國為全球經濟增長所帶來的貢獻約佔25%,而亞洲其他地方(日本除外)則佔20%,假若美國經濟因加息周期沒完沒了而放緩,加上中國恐防經濟過熱,或為壓抑炒風、防止囤積居奇而加強宏調,那麼全球經濟必加速放緩。再者,歐元區核心國疲弱的經濟數據,以及日本陰陽怪氣的表現,更令人對全球經濟難存憧憬。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