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崗拆樓當日我剛出入深圳,車上乘客都不忘多望幾眼那十六幢樓。回程時見到爆炸後的場面,跟想像中的很不一樣,可能是在紀錄片看過太多用炸藥來拆樓的場面,通常引爆樓宇是一層一層順序但緊接地,每一層都被炸得粉碎,並不像皇崗的「中國第一爆」,只是令樓傾倒,但每層的結構仍完整。
如果每層都被炸得粉碎,那麼就只需要運走瓦礫,如今皇崗的情況,爆炸後樓宇只是打橫躺在地上,所以分別是拆直立的樓,還是拆橫躺的樓,基本上沒怎樣解決到拆樓的噪音問題。
爆而不破的樓,也是證明某程度上夠堅固,既然夠堅固,為何要拆?這個世代要拆的都是堅固的新樓,拆樓為了再起,起樓也帶起樓市,我們已經超越了「消費主義」,而進一步達到「浪費主義」。自從工業革命後很多人不用再辛勞地耕種,也有很多人富起來,但這世代也是地球消耗速度最快的世代。
當我教女兒一張紙巾最好抹多幾次鼻涕才拋進垃圾桶時,外面的人卻享受浪費主義,我有杯水車薪之感。
有就可以浪費嗎?但很快就會由有變成沒有,到時由「浪費主義」再變成「超高收費主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