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各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活動籌委會昨日在港召開記者會,介紹連串紀念活動。抗戰勝利六十周年,香港也是太平洋戰爭的一個區域戰場。一九四一年的黑色聖誕,香港陷落,從此進入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
抗日戰爭以半壁中國江山為戰場,香港只是一個小地方,紀念抗戰勝利,不必太過浮誇,集中向香港的下一代介紹香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經歷和角色就夠了。在這方面,香港本來有大量的歷史見證,關押過英軍戰俘的赤柱監獄、日軍屠殺過戰俘的聖士提反醫院、英軍和日軍激烈交火的金馬倫山,由於政府疏於存護,這些遺迹許多都失修無存。
紀念抗戰勝利六十周年,香港重光之日,是抗戰結束的一個歷史性的重大日子,重光日曾列為假期,董建華上台之後卻被廢,現在又要回顧歷史,這個短視政府的所為,實在令人失笑。
香港只是太平洋戰爭的一塊小版圖,紀念抗戰勝利,香港也要放眼中國,更要向下一代澄清中國抗日戰爭真實的過往。日本一些民間出版社篡改教科書,中國大陸的歷史教科書也嚴重篡改了真相,把抗戰八年歸功於「中共的領導」,對國民政府的功勞隻字不提。
我們要敦促全港家長和教師:紀念抗戰六十周年,是按照哪一個歷史版本?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紀念抗戰而重溫的抗戰歷史,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官方版本,還是必須還歷史的真實?
抗日戰爭由中華民國政府領導,總統蔣中正先生代表中國出席過開羅會議,抗戰勝利,中華民國與英、美、法、蘇等四國並為戰勝國,並一同創建了聯合國。紀念抗戰勝利,不容成為篡改歷史的另一次宣傳粉飾的洗腦運動,必須告訴香港下一代歷史的真相。殖民地時代香港的調景嶺曾經是抗戰國軍南來棲身之地。在香港,紀念抗戰勝利,必須邀請曾住過調景嶺的前國軍官兵出席,請他們講述親歷的經過,從宏觀的視野認識六十年前這一場衞國之戰是如何打的,勝利之後又發生了甚麼事,而不是以偏概全、有選擇地令香港人誤以為參加抗戰的只有「東江游擊縱隊」。
慶祝抗戰勝利是有意義的活動,但必須尊重歷史、考究事實、超越黨派、告別謊言,以示香港與其他地區的分別,以示香港人理性而科學,絕不篡改歷史,否則不如不「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