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地A股持續下挫,並連續多日創下6年多的新低。雖然有不少投資者認為,市跌的元兇是股權分置試點的推行,但如果不推行這個措施,內地股市的發展其實將會極不健康,故此今次的調整,其實是將內地股市推向更為健康的一個必經階段。
事實上,正如社保基金理事長項懷誠表示,內地金融市場並不成熟,所以社保基金投資海外是必須的。由此可見,A股近日雖然出現顯著的跌勢,但這絕不是一件壞事,因為持續的升浪,並不等同一個市場具備投資價值,尤其是如果升勢沒有基本因素支持,調整其實只是為未來有更健康的升勢鋪路。
其實,由於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初期受制於特定的歷史環境,所以很多結構性的問題長期地累積下來,當中包括質量較差的公司上市、公司的披露不真確等,而要改善這些問題,雖然不能單靠將股份流通量提高便可解決,但如果一個股市的股份只有少數可以在市場流通,這種不健康的情況只會令股市的質素每況愈下,至少質素較差的公司繼續仍有機會上市。
流通量差吸引力弱
目前在中國13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2/3的股份不能在交易所買賣,這些股份基本上是國家所擁有。環顧國際上能成功發展的股票市場,沒有一個的國家持股量會如此高企,因為當一個市場的股份如此不流通,實在難以吸引國際投資者參與,所以如不盡早解決這個問題,最終只會導致股市未能獲得理想的發展。
雖然近日有聲音希望中央政府作出「救市」行動,但有關要求已被中證監拒絕,其實拒絕要求是十分合理的,因為如果內地股市持續下跌,需要由政府注資挽救,那麼當局實施股權分置,便似乎有點多此一舉,因為最終股市的流通量無法增加,分置出來的股份仍然落入國家手中,這實在是本末倒置。
股市泡沫早已存在
當然,我個人亦不希望因為股權分置問題而導致內地股市出現「崩盤」的情況發生,但現在內地股市持續性下跌,絕對不是單純由股權分置所造成,因為內地股市在過去數年亢奮性地向上,沒有實質因素支持,只是因為股份流通量不足,造就了大市持續向上,泡沫其實早已存在,只差一個導火線令內地股市出現重大調整而已。股權分置的出現,無疑成為內地股市調整的導火線。
但如果投資者想深一層,便會留意就算沒有股權分置,其實仍有很多不明朗因素困擾大市,當中如宏調力度加大、內地樓市出現調整、紡織品問題等,這眾多問題投資者總不能視而不見。
如果股權分置能幫助投資者以更冷靜的情緒去分析有關問題,這便是股權分置帶給投資者的一個重大得着。其實只要有關當局能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實行股權分置,長遠便會看到有關措施的好處。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