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港有逾三十萬人患有脂肪肝,但絕大部份患者卻不知自己的肝臟有問題,若不及時予以治療,或會演變成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為深入了解此病帶來的影響,本港四間醫院攜手進行全港最大型、為期兩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醫學研究。香港大學醫學院指出,身形瘦削及沒有糖尿病人士也有機會患上脂肪肝,所以建議市民除每年接受定期身體檢查外,一日三餐都宜進食較清淡的餸菜,以免肝臟功能受損。 記者:馮永堅
脂肪肝是一種常見影響肝臟功能的疾病,主要成因是肝臟吸收過量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引致肝細胞的三酸甘油酯輸出受阻,繼而造成積聚,導致脂肪肝。由於此病沒有明顯病徵,所以市民「中招」後也不易察覺。
西式飲食易致病
由於患有脂肪肝容易演變成患上乙型肝炎,而本港現有逾六十萬名乙型肝炎帶菌者,加上本港沒有任何關於脂肪肝的大型研究,所以香港肝壽基金昨日撥款五十萬元,給予瑪麗、屯門、伊利沙伯及瑪嘉烈醫院進行有關研究。四間醫院會分析過去十年、共五千名曾檢驗肝臟病人的資料,進行包括脂肪肝與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等慢性疾病的關係病理研究,以了解疾病之間的關係。
香港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廖家傑昨在記者會上稱,港人患脂肪肝問題較十年前嚴重,估計現時全港約有半成人口,即三十多萬人患上脂肪肝。港人的西式飲食習慣、缺乏運動及飲食不平均等,均是令他們較易患上脂肪肝的主因;加以患上脂肪肝沒有明顯病徵,因此市民往往忽略此病。
他又稱,除了肥胖人士、糖尿病患者及血脂高人士容易患上脂肪肝外,體形纖瘦及體重正常的人士也有機會患上,但他們患上此病的成因則未明,估計與基因改變有關。脂肪肝對身體功能雖沒有即時影響,但一部份病人會逐漸演變成患上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本港暫時沒有患上脂肪肝的病人演變患上肝硬化及肝癌的數字。
糖尿病患者高危
港大醫學院助理教授許志堅指出,現時約有一成港人是糖尿病患者,一成至一成半港人過胖,而他們都是患上脂肪肝的高危一族。其實,要預防脂肪肝很簡單,只要不多吃煎、炸、高脂及高糖食物,每天做適量運動,以及定期接受身體檢查,即可有效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