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經 - 蔡瀾

食經 - 蔡瀾

自己寫食經,也愛看別人作的,中外的飲食書籍,收集了不少。
有些作者只會寫,親自不下廚。有些是大師傅本人寫的,當然會露幾手。我總認為不會做菜的人像沒有到過拍攝現場的影評家,是二流人物。入廚比參加電影圈容易,雖然進不了餐廳廚房,但也可以在家裏練習,不懂得燒菜的食評人,說服力不強。
有些技巧並不一定在廚房中跟師傅學習,單單觀看也行。靠看媽媽燒菜的印象,出了國,自己動手做幾道,第一次失敗,第二次就學會了,我常說,調烹並非高科技,多練習幾回自然上手。
怕入廚的人,大概都怕油煙。怕弄髒手,怕沾到血。這都是心態罷了,一克服就沒事,能享受煮菜的樂趣,寂寞都能趕走。
寫關於吃的,文筆應該帶着安逸和輕鬆,最好有點幽默感。不喜歡那些一板一眼的人寫食經,把食物中的性都趕跑了。
食物中有性嗎?當然是的。熱愛性命,對性愛也同樣的熱衷,二者不能缺少其一。
和老饕在餐聚中談食物,如果帶點笑話,那麼這餐飯一定吃得興高采烈。同樣的,讀食經時要是枯燥無味,談話也不生動,再好吃的東西也只是變為飼料。
食經買得多了,就有點心得:凡是在書中登滿作者到處旅行吃飯的照片者,絕不可買,有時作者會把妻兒的照片也放進去,更是缺德。此等作者,槍斃可也。凡是甚麼女作家在世界各地吃最貴東西的書,也算了,這都是她們寫來打飛機的。
最糟糕的是被書名騙了,像今天買的這本叫《愛上大廚》的書,訪問了二十九位大廚,問的都是他們的愛情故事,有這麼好的對象,廚藝一點也不問,真是非打屁股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