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蠟DIY 好玩小生意

凍蠟DIY 好玩小生意

自小就喜歡親手做各種小手工的蘇佩珊,經常穿梭台灣及日本,發覺兩地的DIY手工藝店比比皆是,在香港卻不多見,經過2、3年的東奔西跑,構思及尋找相關資料,於去年底創立了自己的DIY店──嘉工房,結果開業4個月便回本,更在本月開設分店,下一步計劃,是推出特許經營,拓展業務。

嘉工房以凍蠟作為主打貨品,主要是本地同類產品較少,而且多數賣現成製品,自行製作的店舖幾近沒有,市場競爭小。然而,由於市面同類產品不多,所以開店初期,不少人都感陌生,只看不買,更遑論入店自己動手製作;因此,開店首個月,每日的生意額都只有百多元。

親自落手 招徠顧客

蘇佩珊明白要提升店舖營業額,先要吸引到客人進店,於是她每天不停在店內即席製造各式各樣的凍蠟製品,這招果然湊效,吸引到不少客人駐足及光顧,再經過客戶之間的口碑宣傳,業績直線上升,不但有盈利,且在開業第4個月就回本。

四月回本 開設分店

蘇佩珊預期客人以學生為主,店舖的選址也以此作為準則,因此兩間店都選擇了她較熟悉、學校較多的東九龍區。她表示,也曾考慮過杏花村及銅鑼灣等區,但覺得位於牛頭角的淘大及藍田的滙景商場,消費較大眾化,租金合理,人流不俗,而且鄰近住宅,應該有不少目標客人聚居於此。
除了選址外,開業前最大的難題,在於入口的凍蠟凝固力不足(這有礙製成品的美觀),以及要四處搜尋各式各樣質優小配件的貨源。蘇佩珊說:「凍蠟經過自行加工,凝固力加強了,這樣可提高製成品的質素,也可減少被跟風抄襲的機會。」至於小配件如貝殼、花、玻璃容器等東西,主要來自日本、台灣及內地,當中以不同的公仔款式,最受客人歡迎。

豐儉由人 隨客喜好

嘉工房提供7至8種色彩的凍蠟,價格以玻璃器皿的大小及材料質素計算,由18元至逾300元不等,客人可選擇自製或落單訂造,貨品利潤20%至30%,每月平均補貨5000至6000元。現時,店舖的主要客人,約七成為學生,其餘為上班族及主婦,每次平均消費逾20至50元。
開業至今,嘉工房只靠口碑,鮮有其他宣傳,只在今年3月推出會員制,集齊一定印花數目,可享購物折扣優惠,至今已累積了百多名會員。店舖為保持新鮮感,會不斷增加各式各樣的DIY製品,如肥皂、玻璃彩繪等,除可擴大顧客層面外,也希望可以將嘉工房發展成一家多樣化的DIY店舖。
記者:丹琍

貨品價錢按玻璃器皿大小計算,由18元至逾300元不等。各式各樣的玻璃瓶、彩沙及小配件,主要來自台灣、日本及內地。

貨品價錢按玻璃器皿大小計算,由18元至逾300元不等。各式各樣的玻璃瓶、彩沙及小配件,主要來自台灣、日本及內地。

凍蠟經加工處理,增強了凝固力。圖為製凍蠟必備的小工具。

嘉工房舖面闊落,透明度高,空間感夠大,有助吸引客人。

色彩繽紛的凍蠟製成品,自用送禮皆宜。

色彩繽紛的凍蠟製成品,自用送禮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