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窮六絕七翻身。」不少投資者都認定這是股市必然的法則,尤其是當金管局推出優化聯滙措施後,本地息率將加快回升,勢必令股市走勢轉弱,更合乎「五窮」理念。
不過,不少分析都認為,6月未必會走入「絕路」,因為多隻大型股份將會招股上市,當中包括民生銀行、神華煤業及交通銀行。不少投資者都相信,這些招股活動將會刺激港股的投資氣氛,從而帶動港股提早在6月步入「翻身」的局面。
不過,投資者在憧憬大型公司上市的時候,亦應該留意美元的走勢變化。投資者相信當多隻新股上市時,港股的投資氣氛可以改善,主要是認為資金屆時會重新流入,從而刺激港股的表現。不過,投資者有否想過,若美元真的持續轉強,資金未必會大量流入,就算流入亦不會逗留過久。
強美元不利經濟
為甚麼我會有這種想法?首先,如果投資者有留意,過去兩年港股表現良好,除了人民幣的炒作活動導致大量資金流入,充裕的資金令拆息低企,港息因而毋須跟隨美息上調,刺激港股的投資氣氛外,美元的走勢持續疲弱,亦對港股帶來支持的作用。美元持續疲弱,可以提升本地的出口競爭力,有助本港經濟。
不過,近日美元持續強勢,有分析更認為美元已走出谷底,這對港股絕不是一個好兆頭。
當然,隨着優化聯滙措施推出,拆息難以持續低企,就算美元持續弱勢,港元亦未必能受惠。不過,美元弱勢卻有助出口業,對本地的經濟有着利好的影響。
與此同時,現時美元重新被看好的主要原因,是投資者相信美息將會持續上調,從而令美元與歐元、日圓等主要貨幣之間的息差持續拉闊。這對港股而言,絕非利好的因素,因為這代表了港息在未來一段時間將會持續上升。由於市場現時才開始消化加息所帶來的問題,故此港股是否能承受有關衝擊,實在是一大問題。
港息上調是隱憂
在留意多隻新股將在6月上市的同時,投資者其實亦應該留意聯儲局於6月議息的結果。雖然不少投資者都已預期美息將會再上調多0.25厘,但會議紀錄會否暗示美息的上調步伐加快,將會成為大市走勢的重要指標。而就算美息上調步伐不會加快,一旦港元拆息再度抽高,便可能促使本地銀行借勢將息率上調半厘,從而拉近港息與美息的差距,到時港股便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去消化。故此,大市走勢未必會因多隻大型新股招股上市而好轉。
其實大型股份來港上市,理論上雖然可以帶動資金來港,但這些資金通常都會把目標放在抽新股的活動上,不會有太多資金流入股市當中,所以投資者實不應過於憧憬交銀等新股上市的利好效應。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