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律師妻取款逾十萬 最近改領傷殘津貼<br>退休法官涉騙綜援受查

與大律師妻取款逾十萬 最近改領傷殘津貼
退休法官涉騙綜援受查

【本報訊】退休高等法院法官李柏儉,與其擁有執業大律師資格的妻子,過去兩年領取超過十萬元綜援金,其後因投訴要求獲發較新款的助聽器,引起社會福利署關注,懷疑是否有人涉嫌詐騙綜援金,案件已交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調查,了解是否有人持有海外物業及藍籌股,仍申領綜援。有立法會議員認為,當局應增加人手,對每宗綜援個案進行「家訪」,打擊詐騙個案。

曾在八十年代任高等法院法官的英國人李柏儉(MilesHenryJackson-Lipkin)現年八十一歲。據了解,他與曾任大律師的妻子馮閏禪,於○三年起向社署申領每月七千多元、兩年共超過十萬元綜援金,當局一直未知其法律界身份。
其後,李高調向社署及港府高層寫投訴信,要求獲發一個價錢較貴的新式助聽器,引來關注,社署職員懷疑下遂展開調查,去年十月再交由警方跟進。社署發言人昨回應稱,已把這宗懷疑詐騙綜援的案件交由警方調查,現階段不會評論。警方發言人回應時亦表示,不會評論此案。

懷疑非直接持物業及股票

據了解,案件已交由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接手調查,調查方向包括是否有人持有價值數十萬元的藍籌股以及海外物業等資產,卻仍申請綜援,而且並沒有申報,但由於受查者熟悉法律,警方懷疑部份資產非直接持有,因此調查需時。
據悉,雖然李氏夫婦的綜援金已停止發放,但最近又申領傷殘津貼。在大律師名冊內仍有李妻馮閏禪名字,資料顯示其辦事處位於中環。司法機構回應時只證實,李柏儉於八一年至八七年期間曾出任高等法院法官,但不肯回答有關其退休安排及今次事件等其他問題。
另外,有消息指有貌似李柏儉的人,間中到中環陸羽茶室品茗,記者昨午持李的相片向陸羽夥計查詢,部份說印象中有貌似李的顧客間中前來光顧,約一星期一次,多獨自一人。至於有指他曾入住的九龍塘一間安老院,本報查詢該安老院有關李是否曾入住時,職員稱因安老院負責人不在而不作任何回應。

八○年代任高等法院法官

李柏儉於一九二四年生於英國利物浦,於英國取得大律師資格,並曾在英國皇家海軍服役,六十年代於本港任執業大律師,於八一至八七年任高等法院法官,曾在七、八十年代任太平紳士,年初仍有出席公開活動。
資料顯示,去年本港共有六百六十五宗詐騙綜援個案,較○○至○一年度上升近兩倍。最高詐騙金額為一百零九萬元,而判刑最高的個案需入獄十八個月。過去曾有一名擁有一億七千萬財產的富婆,騙取綜援多年,在其死後家人處理遺產時,才被發現她原來擁有十七個銀行戶口,但事主生前只向社署提交兩個戶口資料,當中戶口的金額符合申領條件,故當局向她發放綜援金。

議員建議社署家訪堵漏洞

立法會福利界代表議員張超雄表示,相信有關個案屬非常罕見,但他承認近年綜援個案一直上升,但人手並無增加,故在眾多綜援個案中,有「走漏眼」並不出奇,他認為若社署增聘人手可以為每個申請人進行家訪,能更深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