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證券界一直批評滙豐控股(005)旗下的企業銀行、投資銀行及資本市場(CIBM),近年四出招聘令支出劇增,但效益未見,集團行政總裁葛霖接受訪問時表示,「這是一個5年投資及興建的計劃」,現時在債務證券及財務顧問業務方面,已初見成效。
葛霖有信心「只要再給予一些時間」,持續投資最終會取得合理增長,但不肯評論有關部門的支出,會否在今年見頂。
拒評支出是否見頂
他又重申,集團不會在投資銀行進行併購計劃。
去年度CIBM對集團稅前盈利貢獻達26.7%,但經營支出則升16%(未計商譽攤銷),經營收入僅升3%。葛霖解釋,滙豐的CIBM業務與其他純投資銀行競爭對手有很大差異,滙豐擁有本身龐大的企業及機構客戶平台,可發揮槓桿效應,資本市場、現金管理、託管等業務都表現強勁,而外滙及衍生工具交易,排名首3、4位,集團現時要開拓的領域是財務顧問及股票證券業務,這部份僅佔整個CIBM收益來源一小塊。他說,過去滙豐在有關領域的基建及系統投資偏低,現在若要拓展業務,便需要斥資羅致最出色的人才。
展望今年下半年環球經濟表現,他指出,今年度全球經濟增,肯定較去年為慢,個別地區如英美國家,反映經濟走勢的數據出現分歧,美國利率雖然向上,但相信上揚速度不會過急,至於會否在下半年息率趨向平穩,甚或像部份市場人士預測,利率會掉頭向下,他認為要視乎當時經濟發展狀況而定,有關現象可能在今年或明年出現。
全球經濟稍遜去年
整體來說,他指今年全球經濟,儘管未及去年蓬勃(lessrobust),但不等於出現嚴重倒退,美國的財赤及貿易失衡情況,將如大部份人士估計,會透過逐步調整取得平衡,出現突然震盪的可能不大,而美國消費融資業務,淨息差收窄的壓力,已趨向平穩。
任3招可鞏固聯滙
他預期,本港經濟會較去年放慢,中國增長動力則仍然強勁,對於金管局推出的3招措施,葛霖認為有助穩定及鞏固聯繫滙率,令港息追貼美息,阻隔投機者炒賣港元。
英國工會號召英國滙豐員工在本周五滙控股東大會罷工,他表示可能參與的員工約3000人,只佔文職員工總數2.7萬人很小比例,集團已重申罷工決定並不符合客戶、股東及員工的共同利益,他又不認同,罷工事件是近年滙豐不斷削減英國職位,造成勞資關係緊張的冰山一角。英國滙豐的成本對收入比率,近年已見改善,特別是零售及個人理財服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