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推出優化港元滙率措施後,銀行加息,廖創興銀行(1111)連跌數天,創下近3個月來低位,成交增加,更是1年來之冠。
所謂3個月低位,是11.25元,只較今年高位下跌6%,而上周五成交超過100萬股,則是並不常見,相信是價低吸引買家。
銀行的貸款及存款息率同步上升,基本上對銀行經營無大影響,只是貸款息高,影響市場借貸意欲,爭取生意較為困難,但銀行同業拆息的上升,對銀行的影響個別懸殊,需要從同業市場拆入資金的成本增加,而有資金於同業市場拆放的,收益增加。
廖銀是有資金於同業市場拆放者之一,去年底,於同業市場貸出的通知及短期款項為125億元,拆息上升,收入增加,但部份屬於客戶存款,同樣加息,不過,以近期的拆息升幅,則高於存款利率的上升,已可受惠。值得注意的,廖銀的無成本資金(股東資本及歷年積聚盈餘)達50億元,拆息上升是淨賺,若拆息升2%,廖銀可多賺1億元,除稅後便是純利,今年計算,若拆息升幅維持於2%,則業績增長已是23.6%。
去年廖銀增長12%,看似平淡,但業績並無包括出售證券及物業重估等大量收益,反而較為實際,未計撥備前的營業盈利,已錄得增長8.2%,最近廖銀向母公司收購保險業務,代價為2.1億元,而去年保險業績是2590萬元,增長11.6%,收購PE只是8.2倍,相信可為廖銀帶來增長。
作風保守影響評價
收購保險業務對資產幫助不大,廖銀總資產420億元,仍低於CEPA規定的468億元(60億美元),未能利用優勢於內地增設分行,是廖銀的缺點,對收購合併的態度含糊,消息指年前已拒絕外間收購,本身也無向外收購計劃,未能擴大,因而市場評價較低,股價11.30元,較帳面資產14.26元折讓20.7%,而PE14.1倍及息率5厘,除經營較為保守外,其他數據則具吸引。
廖銀經常成交不多,不能作為主力投資,但趁低小量吸納,作為收息用途,應可考慮,相信今年息率可升至6厘,在利率上升中,依然有吸引,若市場突有消息,也有賺價機會,港人好收息股,廖銀是分散收息對象之一。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