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部上周決定順應歐美企業的訴求,於下月1日起大幅提高74種紡織品出口關稅稅率,目的是換取歐美不再對中國紡織品施加配額限制,不過歐美政府暫時反應仍冷淡。
中國商務部已表示,若歐美堅持設置配額限制,不排除會取消紡織品出口稅,換言之,中國對歐美的施壓已有一定的底線,短期內困擾紡織股的不明朗因素理應會消除。
然而,目前來自歐美對中國紡織品的施壓,明顯地目的是意在人民幣升值的問題,但中國亦表明態度,短期內不會將人民幣升值,所以在表面事件是經濟爭執,但內裏其實是政治的角力,相信紡織股短期表現仍會被此不明朗因素所拖累。不過,假設紡織品出口關稅稅率由原來向每件產品徵收約0.3元人民幣,調升至最多4元人民幣來計算,對紡織股的實質影響又有多大呢?
下游企業影響較大
歐洲紡織業組織Euratex經濟事務總監表示,目前中國所謂調升關稅,即使以4元人民幣計算,平均亦只佔產品生產成本約8%,而部份在港上市的紡織企業近年已傾向發展高增值產品,稅項成本的影響應可減低。
另外,上中游業務的企業如魏橋紡織(2698)等,可將成本轉嫁予成衣製造商,因此實質影響未必會如市場預期般大,但對下游的企業影響反而會較大。
長遠而言,市場始終會消化此項不明朗因素。至於紡織股值得投資與否,最終還要看企業本身的基本因素。以上周公布05年上半年業績的福田實業(420)為例,雖然營業額按年增長6.3%至31.1億元,但純利卻大跌6成至5386萬元,不過股價低見3.7元後便反彈,原因之一是市場相信福田最惡劣時期已經過去。不過,事實又是否如此呢?
福田4元下可吸納
目前福田實業生產設施使用率僅有85%,低於去年的9成,集團已經減低了擴張產能的速度,明顯地其未來的發展並非處於高增長期。再者,福田的下游成衣業務的營業額為1.77億元,佔05年上半年總營業額不足6%,相較去年同期2.25億元營業額及所佔總營業額的7.5%,正好反映出此業務正在受到威脅。鑑於成衣業務的收縮,以及預計下半年的集團整體定單增長最多也只是平穩,因此,不論毛利率及純利率都不會進一步改善(因為棉價、能源價格、甚至稅率都會面對上升壓力)的情況下,集團盈利大幅增長的時期已一去不返了。
由於市場預期福田最壞的時期已過,我們假設今年整體盈利會有所改善,05年全年盈利可重返2億元以上的水平,以4元作估值,市盈率約14倍,息率約3厘,顯示現價估值合理,再大跌的空間不大。但礙於紡織股投資氣氛未為穩定,我建議此股只宜於4元以下水平吸納,但投資者或要忍受期間外圍因素變化所帶來的股價波動。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