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每隔幾年,就有一批極具潛質的新秀在同一年選秀大會上登場。如最經典的八四年選秀會,就誕生了米高佐敦、奧拉祖雲和巴克利三位傳奇球員,到九十年代,則以九六年的選秀大會最星光熠熠。
有球評家認為,九六年是近十年最強的選秀大會;在該年出道,並在今年季後賽擔當重任的球星,就包括七十六人的艾華遜、金塊的甘比、超音速的阿倫、塞爾特人的獲加、溜馬的謝美恩奧尼爾、帝王的史杜阿高域,還有新鮮滾熱辣的MVP尼殊。就算闖不入季後賽,湖人拜恩、紐約人的馬貝利、拓荒者的阿杜華謙等,都算是明星級球員。
其實尼殊已是「九六年會」較大器晚成的一位,當艾華遜以平均二十三分及七個助攻的成績,奪得最佳新人,尼殊在太陽還屈居奇雲莊遜和傑特之下,平均每場只得十分鐘上陣時間;當拜恩在○○年取得首枚冠軍指環,小馬才開始建立芬尼、奴域斯基和尼殊的「三劍俠」陣容。當然尼殊今年終吐氣揚眉,領太陽成為常規賽一哥,亦繼艾華遜後成為第二位「九六年會」MVP;其成功印證了「傳球比射球重要」的信念,始終會獲得別人認同。
「傳球比射球重要」
○三年選秀同樣是近年較高水平的一年,熱火的獲迪,無論「第一步」、彈力和球風,就好比艾華遜,而且已率先「彈出」,帶領熱火直殺入東岸決賽。安東尼就像拜恩的延續,得分能力是好,但防守還是未夠班。勒邦占士反而較願意傳球,可是仍嘗過季後賽滋味。只要占士堅持信念,總會有天得到尼殊,甚至他的偶像米高佐敦般的認同。
牽牛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