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新政局四之二<br>曾蔭權須平衡商界利益

未來新政局四之二
曾蔭權須平衡商界利益

商人出身的前任特首董建華治港期間,表面上得到商界鼎力支持,但由數碼港風波到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發展計劃單一招標,均顯示董在政策上特別照顧個別大商家,令其他商界人士不滿,民間則指摘官商勾結。商界盛傳署理特首曾蔭權同樣得到個別商人在背後支持,有商界人士形容曾當選後其中一項挑戰,就是要在討好背後支持者之餘,又平衡到其他商人利益,同時不能令市民覺得有官商勾結,否則兩年後要連任就十分困難。
曾蔭權預計將在無對手下自動當選,有親北京商界人士透露,商界流傳一眾非曾蔭權的支持者,其實一直部署支持另一人選在○七年出選,但董突然下台,令他們陣腳大亂,「佢哋原本有諗過支持一個人挑戰曾蔭權,但唐英年話唔選,田北俊又唔出,再加上中央話明唔想節外生枝,所以最後都放棄。」

商界對曾不無疑慮

不過這不代表商界對曾沒有疑慮,該商界人士指工商界思維其實十分簡單,「最緊要有錢搵,政府唔好成日插手,個餅要分得公平,大家齊齊有得食。就算有人大嚿小小唔緊要,千萬唔好好似以前阿董咁,只有某啲人先有大餅,其他人食都冇得食。」他指曾蔭權當過財政司,理應明白如何與商界打交道,若他未來兩年在處理賣地、西九計劃等問題時令商界滿意,不會特別偏袒某些人,商界不介意支持他多做一屆,「我哋都係做生意,有錢賺邊個做特首我哋都支持。」
來自商界的行政會議成員陳智思認為,曾較董優勝之處是善於向公眾解釋政府和商界合作項目,避免令公眾經常覺得官商勾結,「曾蔭權係公務員出身,佢明白有啲規矩要做足,公眾先會放心唔會有官商勾結。但董生係商人,好多時唔係咁睇,加上佢又唔善於向公眾同傳媒解釋,令到好多原本唔係官商勾結嘅事情,講講下令人誤以為有勾結。」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