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創新科技署署長王錫基表示,創新及科技基金計劃資助的5個新研發中心,已有海外大學科研專家表示有興趣參與,這些中心將面向全球,希望成為國際性科技轉移及知識產權貿易中心。政府5年後會檢討對研發中心的資助模式,將中心上市是可考慮的模式之一。
王錫基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本港背靠珠三角6萬家工廠的龐大市場,對新科研項目的應用有巨大支持。科研專家可以將其基本的科研成果以知識產權方式,參股研發中心進行的科研項目中,一旦可成功轉化應用科技作商業用途,便可按股權分攤利潤。
海外專家有興趣參與
同時研發中心亦為港商、國內企業以至海外企業服務,為其提供平台作應用科技研發,並可按其投入資金比例享用不同程度的知識產權使用權。
創新科技署、投資推廣署和貿發局將會為研發中心作海外推廣。至今科大承辦的納米科技及先進材料中心,已獲80多家企業支持,籌得2000萬元;理大承辦的紡織及成衣中心亦從業界籌得逾6100萬元。
對於應用科技研究院承辦的資訊與通訊科技研發中心,未來5年撥款高達17億元,較其他4個基金平均約3億元為高。王錫基解釋,該中心將負責通訊技術、電子消費品、集成電路設計及光電子4個範疇的研發計劃,而且涉及新科技,需要投資大量新設備器材所致。
他指每個中心的營運成本均佔總開支的15至20%,其他均作研發用途,而各中心總監將作公開招聘,年薪與應科院總監的100萬至200萬元相近。他預期,各中心營運5年後,來自科研成果的收費收入,將填補中心營運開支的40%;中心的收入主要來自業界對研發項目的投入資金,以及轉讓成果收取的執照費。屆時政府將再檢討有關資助模式,例如考慮將中心上市。
資助模式或考慮上市
創新及科技基金至今餘下約40億元,對上述5個研發中心及2個核心主題項目撥款約30億元後,仍餘下10億元的金額。王錫基表示,將用作每年新設定的核心主題研發項目,撥款給粵港聯合科研招標計劃,及向大學教授撥款作基本科研工作之用。
另外,為推動普及科技教育,創新科技署將於今年7至9月舉辦科技推廣節,透過展覽、巡迴推廣活動、科學比賽及傳媒工作坊,讓市民認識更多創新科技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