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車落車:金匡「TwoManBand」

上車落車:金匡「TwoManBand」

上市大企業員工眾多,似兵馬俑,如雄獅軍團。上市小公司人丁單薄,小貓三兩,1隻手掌「數晒」。
■上周六兩條問題,今提答案。滙豐控股(005)年賺924億元,是裕元工業(551)的39倍,業務又遍全球,直覺上員工一定多過裕元,錯。裕元員工25.2萬,較滙豐高出7千3。國內勞工市場緊張,假設每名員工月薪提高140元,則裕元1年的工資支出,便增4.23億元,吃掉了裕元1年盈利的18%。數有湊巧,現年度首季,裕元業績倒退幅度,正是18%。
中移動(941)年賺396億元,是中國網通(906)的4.6倍,直覺上員工又一定多過網通,又錯。網通員工9.28萬,較中移動多4千7。
■上市公司員工最多的,是中國石油天然氣(857),達42.42萬。若然請中石油所有員工吃一餐似樣的晚飯,胡錦濤要做4百多年國家主席,所得才夠結帳;曾蔭權好得多,但也要做十多年香港特首才夠付鈔。
■上市公司員工最少的,是金匡企業(286),只有2人,屬TwoManBand,不包括執董與非執董各3人。將軍多過兵,只此1家。
金匡歷盡滄桑,在73年初「盲俠」滿街走時代上市,原名夏香集團,有人叫它做「下鄉」(耕田),在海運大廈經營海天酒樓,不斷換殼,90年重組,變東方紅地產、國際德祥,最後金匡。「神童輝」羅兆輝、「殼王」陳國強等曾是主席。金匡現價0.275元,是細價股。但當年股價經近年併股、供股、配股、發CB等adjusted,奇高無倫,90年10月3日最高15294元。沒有誇張,單單96年至03年,10合1、20合1及100合1,已令當年2萬股變成今日的Oneshareonly。

10萬元蝕剩SixDollars

由逾萬五元蒸發至今日0.275元,跌幅很易計錯,Tobeexact,是99.9982%。99年中至00年1月,市傳「猛人」入股及發展「能源節省器」業務,股價由353元飛上4608元(經adjusted),7個月內10萬元變成131萬元;但由00年1月至今,5年下來,卻瀉掉99.9940%,10萬元只跌剩Sixdollarsonly。金匡證明不是金糠,演藝界有人感受殊深。
「猛人」入股,原來是長和系公司買CB。「能源節省器」業務,原來去年營業額是零。今天,金匡最大股東是華人置業(127),持58%,其次和記黃埔(013)與長江基建(1038)共持15%。
■金匡去年盈利1025萬元,員工兩個,EarningsPerStaff(也是EPS)高達513萬元,滙控亦只是38萬元,厲害吧?未算。1家W字頭的正常公司,EarningsPerStaff高逾1000萬元,它的總舵主在97年曾經競選特首。想找線索,可找來「上車落車」今年1月上半月的剪報。答案明天揭盅。
趣味統計系列﹙之四﹚
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