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優化聯匯防止市場波動

陸叔理財:優化聯匯防止市場波動

上周金管局突然推出3招優化聯繫滙率的措施,令拆息大幅抽高,同時亦促使本地銀行相繼在今日開始將存貸息率上調半厘。雖然市場對於金管局今次行動的反應普遍正面,但金管局今次行動背後的真正動機,卻值得投資者細思。
首先有一點值得投資者留意的是,在金管局作出行動前,銀行同業拆息其實正在抽高,這反映出本港息率其實早有上調的壓力。為何金管局不先等市場自行作出調節,觀察過金融市場的變化後,再決定是否推出優化滙率措施?當然,有人會覺得,上周一大市下跌,本地拆息抽高,可能是有「春江鴨」洞悉先機,知道金管局將會有所行動,故此先行拋售港股套現,再沽售港元。如果金管局不作出這樣的行動,情況可能會大大不同。
我對這個假設不表反對,但同時亦非絕對認同。如果投資者細心留意,不難發覺自從美國公布3月貿易數據後,美元的走勢明顯出現180度轉變,加上總理溫家寶強硬表示不會在壓力下推行人民幣改革,令亞洲區貨幣大幅回落。所以就算金管局的措施暫不出台,我深信熱錢最終亦會流走,而港息亦會自行調升,令港美息差收窄。

減人民幣改革衝擊

所以,雖然我不太反對金管局引入新措施去消除市場不明朗的因素,但我實在懷疑其背後的真正動機。因為如果單以金管局總裁任志剛的解說,措施只是為了防止港息因外圍因素變化而突然大幅抽高,那麼為何在市場正在醞釀自行調節的時候,金管局仍要倉卒推出新措施?若可以先行分析市場的改變,再考慮新措施是否適合市場的變化,做法豈不是更好嗎?
故此,雖然任總否認新措施與人民幣升值有關,但不少市場分析依然相信,今次變動應和人民幣改革有關,而我亦認同這個看法,不過我相信,優化聯滙措施絕對不是人民幣改革的前奏。
事實上,人民幣改革是大勢所趨,國際市場一般相信人民幣會在可見的將來出現變動,但由於中國官員已多次表明不會在壓力下作出改動,所以何時推出,至今仍是一個謎。但這不代表中國、甚至亞洲周遭的國家及地區不需要採取相應的措施,去為人民幣改革作出預備。雖然中國政府未有正面回應一些金融上的改革,是否為人民幣改革鋪路,但內地不少官員其實已曾多次強調,改革人民幣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故此國有股流通方案、銀行業改革等措施,理應和人民幣改革有着一定的關連。香港作為中國其中一個主要金融城市,推出措施為人民幣改革鋪路,亦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既然如此,任總實在不用斷言否認優化滙率政策並非為人民幣改革而推出,只須強調難以估計人民幣何時改革,故金管局必須預先作好準備,以防止人民幣改革一旦落實對本地金融市場帶來衝擊,這豈不是更好嗎?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