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香味化學物質 可全日發揮效用<br>防蚊服裝首次推出銷情佳

含香味化學物質 可全日發揮效用
防蚊服裝首次推出銷情佳

【本報訊】連場大雨加上炎熱天氣,白紋伊蚊及三帶喙庫蚊的威脅大增,令無論家居或戶外的驅蚊產品銷量均急升兩、三成。有戶外服裝公司看準本港蚊患嚴重,首次在港推出防蚊服裝系列,銷情理想。消費者委員會則提醒巿民,家中若有早產或呼吸系統問題的嬰兒,不宜採用含除蟲菊酯成份如電蚊香等產品。 記者:蔡朗清

專售戶外服裝產品的AIGLE發言人表示,全球溫度上升,天氣潮濕多雨令蚊患嚴重,今年在港首推一系列防蚊服裝,包括T恤、恤衫及長、短褲,內含有香味的防蚊化學物質,迄今銷售理想。
她稱,巿面流行的一般蚊怕水或防蚊貼,藥力通常只可維持數小時,流汗更會減低防蚊藥性;穿上防蚊服裝則可全日發揮驅蚊效果。該公司經測試後發現,防蚊服裝被洗滌二十次後,防蚊效果才開始減弱。
港九藥房總商會理事長劉愛國表示,踏入五月天氣轉熱,驅蚊產品銷量大增,特別近日巿區出現白紋伊蚊及可引致日本腦炎的三帶喙庫蚊,有關產品更見暢旺,較平時增約兩成。戶外產品方面,以含有避蚊胺(DEET)成份的驅蚊貼及蚊怕水最受巿民歡迎;室內產品則以電蚊香銷量最佳,捕蚊器因價錢較貴,銷情一般。
消委會指出,巿民可使用家居除蟲劑滅蚊,包括殺蟲霧劑、傳統蚊香及電熱式驅蚊器。該殺蟲產品主要成份是除蟲菊酯(Pyrethroids),可破壞昆蟲的神經系統,一般對人體無害。但家中若有早產或呼吸道有問題的嬰兒,便不宜使用。

蚊貼勿貼近眼和口

消委會又提醒巿民,勿在有火源地方使用殺蟲噴劑,噴灑前要打開窗門,之後待霧劑吹散後方可進入。至於電熱式驅蚊器如電蚊香,擺放地方不應太接近人或易燃物件,如衣服、窗簾等,操作時稍為打開窗戶,切勿接觸發熱部位及蚊液的揮發芯,手濕時更不要觸摸驅蚊器。
另外,戶外採用含避蚊蚊胺(DEET)成份的避蚊貼及避蚊水最具驅蚊作用,但用在小童上便要小心,如不要將蚊貼貼在手、近眼及口位置,避蚊胺的濃度亦應低於百分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