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再發生毒菜引致食物中毒個案,一個四人家庭進食從廣東佛山一街市購買的豆角葉後中毒。衞生防護中心發現有關蔬菜留有殘餘農藥甲胺磷,呼籲市民將蔬菜徹底浸洗及煮熟才進食。有菜農表示,本港只有極小量的豆角葉出售;立法會議員促請政府加強抽檢。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證實,一個居於葵涌的四人家庭,包括年齡介乎二十九至七十一歲的一男三女,上周四進食豆角葉三十分鐘至五個半小時後出現食物中毒症狀,包括頭暈、麻痹、肚痛、作嘔及嘔吐。他們同日前往瑪嘉烈醫院求診,全部毋須留院。
吃「響螺仔」不適
有關豆角葉是其中一名病人從廣東省佛山市一街市購買,供家人食用。衞生防護中心調查後發現豆角葉受殘餘農藥甲胺磷污染,已將事件通知國內部門。
中文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系副教授陳竟明表示,一旦進食高份量甲胺磷,嚴重可引致神經中毒,甚至休克。漁農業科技促進協會執委關榮建指出,甲胺磷的毒性高,本港菜農使用即屬違法。
漁農界立法會議員黃容根表示,本港八至九成蔬菜從內地入口,他促請食環署進一步加強抽檢。
另外,昨晚九時許,沙田濱景花園一對姓曾老夫婦及其二十八歲女兒在家中吃過購自土瓜灣下鄉道街市、煮了十五分鐘的「響螺仔」佐膳後,同感覺舌頭麻痺及肚痛不適,懷疑食物中毒,報警召救護車連同吃剩的響螺仔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