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市場似有無形之手

國際視野:市場似有無形之手

近日有不少關於對沖基金(hedgefund)損手的傳聞,《蘋果》國際金融版昨日引述倫敦經濟及商業研究中心(CEBR)報告,指全球對沖基金持有資產,在過去3個月減少8%,並預期未來兩年有多達1,600家此類基金「執笠」云云。

對沖基金遇逆境

對沖基金何許人也,是本欄長期讀者應不會感到陌生。簡單而言,係你畀錢佢用槓桿原理或加衍生工具作輔助幫你炒,因為利用槓桿,故上落很大,換言之想回報高,須承受的風險也成正比者。問題是對沖基金聘請了一班所謂「精英」,是否便可以達到profitmaximization和lossminimization?數以千家在這個零和遊戲的金融市場中打滾,你話呢?如果他們輸,那麼又誰個贏?答案是:除了班精英(收取費用、花紅或工資)外,還有「上帝」(沒有收取費用,花紅、工資,只有無形之手)!
君不見過去兩三年,當美元和美息持續向下之際,這些對沖基金賺到盤滿缽滿,伎倆不外如本欄提過的所謂carrytrade,即低息借入美元,然後沽出買其他高息貨幣,可謂「財息」兼收,還有先前預期利率下降,買債券期貨,部份更以買入高息商債作套戥。可是好景不常,自去年聯儲局開始加息前後,聯邦債券市場有如坐過山車般大上大落,奇怪的是通常走勢多與市場預期背馳;還有今年年初,當人人看淡美元之時,美元便來個上演「衝上雲霄」一幕,carrytrade變成賺細息甚至蝕細息兼輸大價,是有無形之手睇住你嚟殺?最慘是買高息商債套戥卻遇上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被downgrade,影響其他商債價格波動之餘,downgrade意味該類債券價格下挫,形成自製「三輸」局面。信佢哋,不如信《蘋果》?!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