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涌業路地降密度

元朗涌業路地降密度

【本報訊】新地(016)及新世界(017)擁有不少業權的元朗涌業路以東大片土地,城市規劃委員會在平衡各方意見後,將其可建密度大降44%,樓高只得3至6層。

樓高限3至6層

該幅土地位於采葉庭以北、山貝河與錦田河交界,原為住宅(丁類)用地,政府早前為加快鄉郊發展,將該面積約114萬方呎土地改劃為綜合發展區,地積比0.4至1倍,連停車間樓高3至12層,可建總樓面約81.47萬方呎。
不過,附近居民、村民、環保團體及區議員等反對,認為應留作濕地保育;部份則指應降低高度及密度,免影響周遭景觀及交通等。城規會決定改為綜合發展及濕地修復區,劃一地積比率為0.4倍,樓高3至6層。有關修定稍後會刊憲,諮詢公眾。
至於恒地(012)、新地及新世界合作發展的馬鞍山落禾沙住宅項目,發展藍圖終獲城規會批准,計劃建23幢12至34層高住宅,提供3608個單位。
另太平協和(438)擬在鰂魚涌公園海傍進行的「老香港」發展大計,昨遭城規會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