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突然宣布大幅調高紡織品出口關稅,雖然被視為緩和與歐美的貿易糾紛,但其實與人民幣滙價問題亦有關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近期曾撰文,建議透過增加出口貨品的關稅,以紓緩外國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是次中國調高紡織品出口稅,可謂一石二鳥。
斯蒂格利茨上月與中大校長劉遵義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文章,指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的理據並不充份,他們認為,美中之間的龐大貿赤,主要由於美國內地的巨額財赤,國防開支增加但市民儲蓄減少;而中國則由於投機因素吸引大量資金流入,並非靠人民幣升值便可解決。
加稅5%等於升值15-25%
文章指出,將人民幣升值會令內地農產品價格受壓,令城鄉差距拉闊,但提高出口關稅不會出現這情況,中國政府收入反而會增加。他們估計,增加5%出口稅,相對於人民幣升值15至25%;此舉又不會令人民幣炒家獲益,減少熱錢流入。
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香港分會副會長鍾維國指出,增加出口稅是紓緩人民幣升值壓力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