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金管局舉動惹人憂慮 - 何洋

蘋論:金管局舉動惹人憂慮 - 何洋

美國貨幣發行局(CurrencyBoard)權威卻舒能(KurtSchuler)曾在一九九九年的一篇論文中,曾這樣寫道:「假使金融管理局如傳統的貨幣管理局般運作,港元滙率被高估的問題將不存在,情況就如在加州流通的美元和在紐約流通的美元問題有滙率被高估的問題一樣。滙率價值被高估的問題,只有在於中央銀行需要在既定滙率區問內捍衞滙率。」
是的,今天的金融管理局,與傳統意義上的貨幣發行的差別日益擴大,從傳統貨幣發行局的角度看,政策目標只有一個,即把港元單單地釘在一美元兌七點八港元這個固定目標上,可我們的金融管理局卻並不這樣運作,它透過利率「捍衞」港元滙價,它在外滙市場的活動異常活躍,而這些經濟活動在通常的情況下,只是中央銀行才會承擔的工作,換言之,金融管理局已漸漸蛻變為一家中央銀行。
剛公布的受雙邊兌換機制,本是傳統貨幣局的題中應有之義。在傳統的貨幣發行局制度下,雙向兌換保證是該制度的柱石之一。因此,金管局引進這種雙邊兌換保證,本來是傳統貨幣發行局制度復歸的重要舉措。
但就如西諺所說,魔鬼都在細節當中,可以看到,經過引入雙邊兌換保證後,金融管理局所釘住的港元滙價,並不再是釘死於一美元兌七點八港元的水平,而是擴大港元兌換美元的空間,簡言之,金融管理局把一個原本可將本港的聯繫滙率制度,重新恢復其傳統貨幣發行局面貌的舉措,一度而變成進一步使香港的金融管理局推向中央銀行演化的路途上!
另外一個令人摸不着頭腦的問題是,為何選擇在這個時候推出該項措施,現在全世界都在揣測人民幣何時改變滙率制度,選擇在這不明朗的時機改變一個滙率制度的重要組成部份,這不是太過冒險了嗎?也許現在是時候重新評估金融管理局的角色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