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會所不容許會員開手機,因為與外間失去聯絡,有些人覺得這種會所的規矩很麻煩。
這些會所都有一個假設,就是「你所帶進來會所的人應該是你最想聯繫的人」,那麼何必用手機?有甚麼事比你身邊的人更重要?
這個世代,都市人都太倚賴手機,如果忘了帶出街,就好像女人忘記塗口紅上街或男人忘了穿上衣上街。
朋友F最喜歡「cellyell」(對着手機大聲說話),使用手機通話時聲音比平時說話更響,總是怕電話另一端的人聽不到;其實很影響身邊的人。
約他吃飯的話,半餐飯都在通手機,反而沒有珍惜眼前人,所以朋友聚會我都提議去那些禁用手機的會所。本以為這樣就可以阻止朋友F通電話,誰知他又跑到餐廳外找地線電話打,根本與缺席無分別。
手機響起才覺得重要,就是現今都市人的存在主義。
人們開始研究手機在人與人關係上產生的負面影響,有人更提出「AbsentPresence」的概念。對,你是在餐廳坐在我對面,但你的手機一旦響起,我在你眼中就變成了隱形人,而你的存在就好比那句粵語長片的老土對白——我得到你個人,但係得唔到你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