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藝術:外幣掛鈎存款漸普及

理財藝術:外幣掛鈎存款漸普及

投資市場上一個真確而殘酷的事實,就是幾乎每一位投資者也曾經歷過「損手」的階段。當中原因包括:受到經濟氣候影響、未有認清楚投資形勢,甚至是對所投資的產品認識不足。但正所謂「上一次當,學一次乖」,投資者經過許多挫折後已變得精明,而且愈來愈懂得因應不同經濟形勢來選擇合適的投資產品。眾多產品中,以特定資產掛鈎及固定回報的結構性產品最受歡迎,而外幣掛鈎結構存款更逐漸成為市場新貴。

經過反反覆覆的經濟低迷及投資不景氣,投資者已慢慢適應、並了解到在經濟逆境下投資的策略,例如明智地轉投其他有利可圖的市場或資產之上。雖然近期本港經濟已見復甦,息口又已回升,股票市場亦重納升軌,但投資者還是會向優質投資產品「擇肥而噬」。

產品包括兩部份

一種與外幣掛鈎的結構性保本產品──外幣掛鈎結構存款(CurrencyLinkedStructuredDeposit),就是近期市場上較受歡迎的產品。
顧名思義,外幣掛鈎結構存款是一種另類的存款投資產品,可與不同種類的外幣組合,產品包括兩部份,分別是「定期存款」及「掛鈎的外幣組合」。憑藉對外滙走勢的預測,投資者有機會利用滙市的波動,獲得高於一般定期存款的潛在回報,至於可賺取的回報是多是少,則須視乎所議定的外幣組合於期滿時的表現。

看跌看升皆可以

外幣掛鈎結構存款一般分為「看升」、「看跌」及「區域」3類,作為發行商的金融機構,會先與投資者制訂產品類型、外幣組合(通常其中1隻為美元)、參考觸發點/參考範圍及議定利率,然後視乎存款在議定的到期日是否能達到所制訂的目標,從而獲取議定的利息。
以「區域」的100%本金保證的外幣掛鈎結構存款為例,投資者以10萬澳元作為3個月的外幣掛鈎結構存款,貨幣組合為澳元/美元,並與金融機構議定參考範圍為0.7300至0.7900(假設當時市場滙率為0.7600),以及協議利率為年息12%。若於投資期內澳元兌美元的滙率維持於議定的範圍內,便可獲取本金加上3000澳元的利息,否則便只能收回本金。
利息計算方式如下:
本金×利率×存款期÷360日=10萬澳元×12%×90÷360=3000澳元

背後政經須了解

此類產品的潛在回報主要取決於外幣組合的走勢。投資者若眼光獨到,便有機會賺取比單純外幣存款更高的利息回報,而個別外幣掛鈎結構存款的投資期更可低至3個月,大可作為短線投資。由於產品涉及外滙走勢,而且在投資前已制訂了參考觸發點/參考範圍,這無疑等同考驗投資者是否能準確拿揑該外幣的後市走向,所以,投資者必須對2種外幣走勢有清晰的看法,甚至對該2種貨幣所屬國家的經濟活動及政治因素亦要有一定的了解。
另外,此結構存款產品可獲本金保證,到期亦以存款貨幣結算,毋須轉換成為外幣組合的另一種貨幣,此亦為相對穩健的投資者提供了一款短線的保本產品。
荷蘭銀行「梵高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