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三三四」學制雖已推遲一年至○九年才推行,但有教育界人士擔心中學方面仍未能配合。名校聖保羅書院校長夏永豪表示,中學方面需時銜接課程及讓教師作準備,除中學與大學課程要修改外,小學課程同樣要改動。喇沙中學副校長趙榮德同意,○九年推行新制對中學構成壓力。
開設通識經驗不一
夏永豪昨在電台節目表示,通識教學最少要六年時間去準備,若在四年後落實,未必可達到最理想效果。趙榮德接受本報查詢時則批評,通識教育科不應設評級,因為各校開設通識的經驗不一,或會構成不公平,「最好就唔好評級,若一定要五個評級都可以接受,但希望大學嘅收生標準定番底啲,大概係第二級就好。」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指出,當局規定通識學科須考試並分五個評級,將會加重學生與老師的壓力,建議只設及格和不及格兩級。他指最適合教通識科的就是中史科教師,日後加入通識課程,恐怕會使這些教師工作量大增。
教統局首席助理秘書長陳嘉琪回應指,大部份校長支持○九年推行學制改革,又強調政府會定期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