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對於政府表示擬提高預售樓花的透明度,身兼新世界集團董事兼總經理的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副主席梁志堅,建議政府考慮把不遵守指引的發展商名稱公開,收阻嚇作用,「唔跟指引嘅發展商應拉佢出嚟」。他贊成加強內購的透明度,該會將會與政府和業界研究,需否加強賣樓的透明度。
據悉,地產建設商會短期內會商議內購樓花的做法。該會上月八日曾向會員發出指引,建議賣樓花時需向內購買家提供可售單位價單,公布銷售數字須力求準確,準備地契及大廈公契副本予準買家查詢,當售樓書資料有變須知會買家。
學者建議禁止內購
城市大學商學院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李鉅威說:「內部認購除了有利炒樓,及令發展商可壟斷供應,買家根本不需要內部認購,這種賣樓形式令公眾失去知情權,一早應該取消。」他更稱,內地的樓宇買賣政策較本港還要進步,因為內地政府了解樓宇是必需品,故不容許炒作。他又稱,即使政府監控樓宇買賣過程,亦不算干預自由市場,反而缺乏監管會令市場出現壟斷。
亨達投資聯席董事黃敏碩則建議仿效股市,要樓宇正式成交後發展商才能公布樓價,大手成交等資料亦要詳盡披露。他指出,本港投資者都有分析能力,故只要資料發布具透明度,內部認購機制可以保留。
有大型代理高層表示,現時絕大部份發展商內購都以「埋枱攞價」,而非先派價單後揀樓,做法是買家選定單位,透過經紀向發展商取價,售價可以隨時調整,據他了解,近年只有○二年馬灣珀麗灣一期,發展商有向內購買家派發全部價單。
九倉恒基促少管制
本港主要地產商之一九龍倉,其主席吳光正表示,政府應研究是否規範發展商在售樓時的內部認購安排,因此舉可提高市場透明度,讓買賣樓宇的交易過程更清晰,有助買家作決定。九倉置業董事黃光耀則表示,現時大部份發展商都會按照指引賣樓,未必每次內購均能將全部單位價單向買家派發,他不贊成設立太多管制,因為會降低賣樓靈活性。恒基地產營業部總經理謝偉銓也認為現階段政府毋須修例。他指過往政府在樓花規管上有不同管制,目前制度可繼續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