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小豬、綿羊和乳牛關在同一個欄裏。有一次,小豬被牧人捉住,不停大叫和掙扎。綿羊和乳牛很討厭地說:「佢成日都捉我哋啦,又唔見我哋大呼小叫。」小豬聽了回答道:「佢捉你哋只係要你哋嘅毛同奶,但捉我就係取我命!」立場不同的人,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互聯網)
今年3月有調查指,香港有超過40萬人患有抑鬱,而世衞早已預測抑鬱症會是本世紀人類三大殺手之一,嚴重抑鬱患者有一成半最終會自殺身亡。既然抑鬱離我們這麼近,好應該及早認清這個無形殺手,找出化解招數。因為,今日病發的是你朋友,可能,下一個會是你。
記者:李湘虹
部份攝影:周旭文
模特兒:Kathy
資料來源:臨床心理學家郭碧珊、家連家精神健康倡導協會
抑鬱有因
抑鬱症屬情緒病一種,有多種成因,且因人而異,一般可分為「內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兩類。
內在原因
生理:主要由於腦部化學傳遞物質失調,影響情緒。
遺傳:家族遺傳。
性格:凡事執着、要求過高、完美主義、情緒化和容易緊張。
外在原因
環境:工作不順利、家庭問題、婚姻破裂、長期患病和親人逝世、酗酒和藥物等。
你有冇病?
抑鬱症屬情緒病一種(其他還有驚恐症、社交焦慮症、強迫症等),情緒殺手並非來無蹤去無影,很多時候它會在你的身體狀況、情緒,以至行為留低蛛絲馬迹。來做個簡單測試,看看你有沒有抑鬱危機!
(過去四星期,您是否大部份時間有下列的徵狀?在有的項目上劃ν。)
身體狀況
1.頭痛
2.身體虛弱,常感疲倦
3.突然體重驟升或驟降
4.周身骨痛
5.失眠、早醒或多眠
6.食慾不振或突然暴食
7.多夢,睡醒後覺得好像沒睡過一樣
8.腸胃不適
情緒方面
1.心情煩躁,易發脾氣
2.精神緊張,難以鬆弛
3.情緒低落,無故哭泣
4.腦海不停想着不愉快的事,對以往感興趣的東西失興趣
5.缺乏自信,覺得自己冇用
6.難集中精神,記憶力減退
7.消極悲觀,覺得將來沒希望
8.自責內疚,不想做人
4ν有危機
有四個ν或以上的話就要小心了,如果你的生活和情緒會受到這些徵狀影響或困擾,即初步顯示你可能患有情緒病,應盡快向醫生或臨床心理學家查詢意見。
身邊有個抑鬱人,點算?
抑鬱症殺手無處不在,如何和抑鬱症的患者相處,可能成了不少人遇上的問題。事實上,朋友的適當支持,絕對有助病者走出困境。心理學家指出,最重要是讓對方知道「有我相伴,你並不孤單」。記着以下的相處小貼士:
Dos
1.聆聽?拍拍膊頭
大部份時候病者需要的不是意見,反而是一雙耐心聆聽的耳朵,適當時候給予一點反應,例如點點頭、拍拍膊頭或捉一捉手已足夠。
2.訊息簡單直接
因為患者腦部失調,溝通能力受影響,因此每次說話必須只傳遞一個訊息,表達簡單直接,亦可輔以文字或圖畫。
3.說話時直視
兩者雙眼有交流,讓他感受你的關心。
Don'ts
1.否定說話或態度
一般人對抑鬱病人最愛講「咪亂諗啦!」這只會令病者覺得你不明白他,以後亦不再向你坦白。所以即使你不認同對方的想法或行為,但仍須表示你明白和接納。
2.爭辯妄念的真實性
別糾纏於妄念是否真有其事,反而客觀地引導病者自己判斷,或者給他看有關過來人的故事,或可幫助患者意識到自己的病。
3.過份照顧
病者有一定自我照顧能力,不用事事代勞。反而要讓他知道,你不是他的水泡,他的生命須由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