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內地地產股中線可取

英之見:內地地產股中線可取

人民幣炒作降溫,是預期之內的事情,單日急跌,只是悶局已久,忽然有突破,才觸發一些跟風客及止蝕盤而已,不用太過擔心。仍然堅持港股是上落市,貼近支持自然不應看淡,何況也是繼續認定外圍股市快要好轉,當然覺得值博。
股票選擇相當多,不過國內地產股可以優先考慮,是有政策風險,但冷卻措施已公布,股價已有反映,等於風險已大減,而且恒基中國(246)私有化,代表行內人看得比外行人好,筆者一向尊重。雖然難望短期有運行,始終是市場最有戒心的股份類別,但中線贏面應該甚大。
溫總表示不會屈服,或者令熱錢短線撤走,但中國決心捍衞滙率制度,對有耐性的投機者而言,只會是好事。滙率人為地偏低,持續更長的日子,是提供更長的時間給炒家部署,小至一個散戶,也有更多的機會兌換人民幣。滙率偏低,資產價格自然調節,維持現狀,一定會有不時炒作,長線而言,則會造成資產膨脹。

滙率非刺激經濟靈藥

不過就算人民幣有變動,也會是長炒長有的概念,屈服一次,便代表有妥協的機會,而升值幾個巴仙,又怎可能修正貿赤問題。
80年代至今,日圓升值超過兩倍,美日貿赤還是一樣差不多。滙率其實並不是刺激經濟的靈丹妙藥,至少還不如大部份人想像中的有效。
提到日本,就會想起日本股市十幾年的沉淪,當然不只是滙價拖垮經濟,不過偏低滙率釀成泡沫,然後盛極而衰,是值得小心的教訓,中國應該尚有甚多時間,不用太過敏感。
至於在個人層面,是不必要過份重視滙率的問題,最近股神旗艦股東大會,其中一項評論,是在美國做好一盤生意,是比捕捉滙價走勢更重要,便十分有道理。滙市是高手雲集頂尖賭場,贏錢絕不容易,花時間在那裏搵食,不如花時間投資在自己之上,要在滙價上不蝕底,先決條件是有現金,管好一盤生意才有現金,因此哪一部份更加重要,是顯而易見。由於人民幣成為話題,令不少人聚焦在這一點之上,其實是有點本末倒置。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