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密碼:港美會計準則有差異

會計師密碼:港美會計準則有差異

經過一輪上市公司公布業績後,投資者大體上已經知道新會計準則是甚麼一回事。只欠各公司陸續採用全部新準則後,衡量究竟新準則對個別公司的實際影響有多少。現在雖然還處於摸索期,但至少投資者沒有年初時候般困惑。

除了公司年報外,另一份投資者可以用作了解會計準則對公司帳目影響的重要文件,就是所謂「SECfiling」。每一間在美國有掛牌買賣的上市公司,都要按時向美國證監會提交不同文件,統稱為「SECfiling」。最近電盈(008)公布向美國證監會提交了20-F表格,當中根據美國會計準則計算的虧損為156億港元,與香港會計準則下錄得16億盈利有重大差別。投資者除了可以在這20-F表格了解兩者在不同項目上的處理方法之異同外,更可以想像當電盈未來全面採用新會計準則後,對公司有何影響。
這份20-F表格長達895頁,投資者料不會有耐性詳細閱讀。香港與美國會計準則的處理方法差異,在附註43,這20版紙應該是投資者最感興趣之所在。

電盈港美業績大異

美國會計準則雖然與香港所跟隨的國際會計準則有所不同,但其實在某些重要項目上,處理方法極為相似。例如「商譽」。香港與美國準則下的盈利及虧損若有如此重大差別,投資者應會即時想到是商譽所致。
商譽所帶來的處理差別,可以追溯至2001年。在2001年前,香港公司可以將商譽攤銷,又或者全數在儲備中抹掉;2001年開始則只可以按年攤銷;今年開始採用的新準則,又再毋須攤銷,反而長放在資產負債表上,每年作減值測試。單是在商譽的處理,香港已經轉了又轉。
在美國,2002年開始,商譽已經毋須攤銷,但要每年作減值測試,足足比香港行早了3年。就是這3年時間的差別,兼且電盈有巨額商譽,令港美兩地的電盈帳面盈利可以出現大額差異。

認股權入帳手尾長

另一項投資者值得注意的項目是「員工認股權」。眾所周知,這類認股權若以市價入帳,必定會減少公司盈利,但奈何絕少公司提早採用這新準則,以致投資者到目前為止,還未弄清楚這類認股權入帳,對上市公司盈利有否重大影響。
美國會計準則一樣有要求將認股權化為費用入帳,但花樣變化則較國際會計準則或香港的新準則豐富得多。以電盈所採用的美國準則為例,是將認股權的內在價值化為費用入帳,而非公平價值。投資者應該知道,期權價格其實是內在值與時間值之總和,即所謂公平價值。如果只將內在值入帳,數目必然較公平值為少,而且有機會是零(假如行使價高於正股價)。所以在美國會計準則下,電盈只要額外為認股權入帳區區9百萬,不足為患。
話雖如此,電盈還是體貼地向大家解釋,假如這批認股權要以公平價值化為費用入帳後,對其業績之影響。答案是盈利會因此減少2億多,是電盈香港會計準則下盈利的1/8。雖然將來電盈全面採用新會計準則後,這認股權入帳之數額必然會因正股價格上落、息率及波幅年期等因素而有所變動,但可以預見,這新準則可能會是未來電盈盈利減少的一大元兇。
其餘的會計處理差異,投資者可以慢慢參考。雖然大多是非常技術性,但電盈解釋得甚為清楚詳盡,應該可以跟得上。
這20版紙,甚至乎895版紙,雖云甚為煩複,但總教投資者對會計準則變化對公司盈利之影響,有迹可尋。
龔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