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除了被用作一般炒賣用途外,其實亦可成為投資工具組合的一部份,包括近年的一些保本基金。今天筆者試舉出以期權自製保本基金。
很多保守的投資者對衍生工具都會敬而遠之,把它標籤為金融賭博工具而不屑一顧。期權這產品與別不同之處,是它是多元化的──用於進取,它可提供極高槓桿比例;用於保守,它亦可提供低風險的穩定回報。其本身的特質可隨着投資者本身的投資意向而改變。
陳先生是1名保守投資者,他今天在銀行辦理一些接近到期的定期存款。他選擇了一種零存整付式的3年期儲蓄計劃,3年供款合共50萬,到期時連本息一共收回54.5萬,即是可取得4.5萬元利息。陳先生明白,他在3年後一定會有4.5萬元利息回報,但他想利用這筆利息去增加回報,所以他利用這4.5萬元在期權市場建立了一些組合去完成他心目中的自製保本基金。
首先,陳先生每月會建立5套「由Call做成的熊跨」及「由Put做成的牛跨」,收取有限風險的差價。在5月13日,陳先生選取了期權金差距約25至30點的兩個行使價──買6月130P(53點)/沽132P(79點),實收26點,以及買6月146C(28點)/沽144C(59點),實收31點,合共收取57點或2850元,減去約200元手續,5套共收2650×5=13250元。
按金每套最高收取7000元(升跌也不會加),5套共需35000元。這套倉最大獲利點在13200-14400(共1200點幅度)。跌穿13000或升穿14600(共1600點幅度)的話,最大虧損是200-57=143點或7150元1套,5套共蝕35750+1000(手續費)=36750元(見上表)。
若1個月下來大市都沒有升或跌過行使價,陳先生將收取57點利潤。以每月5套收取13250元計,3年後共收取477000元(以50萬本金計,每年回報高達31.8%,即95.4%÷3)。
用利息小博大
這種做法,除非第1個月就被大市超越你所指定的行使價,你才會輸去36750元。但整體計,4.5萬元利息減去36750元虧損,陳先生在今次自製保本基金仍達到保本效果。只要頭3個月大市沒有超出所沽的行使價,便可獲利39750元(13250元×3),這時整套組合已可承受1次因超越行使價而造成的虧損。換句話說,在3年內可承受9次行使價被超越的虧損,最大回報是全期36個月都沒有升越或跌破你沽出的行使價。以恒指每月波幅計,保持利潤的機會不低。
以上方法,基本上是以定期存款的利息去博取一些高槓桿的回報,萬一失敗,亦只是損失大部份的利息,本金仍可保不失。若以最高回報計,更有接近1倍收穫,可見期權可在任何投資組合中均可擔當一定的角色。
因應市況,本欄的期權倉今周將加沽136C(160點)1張,再將144P(805點)止蝕,共蝕去397點,然後買入2張5月142C(10點)以減按金。
三稜鏡
[email protected]
期權實戰:運用期權自製保本基金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