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前傳III黑帝君臨》明天在全球強勢公映,由美國、英國、瑞典、東京到香港的影迷,都掀起一片「星戰熱」,《星戰前傳III》肯定又是大導佐治魯卡斯(GeorgeLucas)「一隻會生金蛋的雞」。之前佐治魯卡斯的五套《星戰》系列電影,已是電影界史上最賺錢的電影系列,加上《星戰》其他增值商品收益,《星戰》創造的商業王國簡直富可敵國,如果當成是國家,《星戰》商業王國的總收益足以在世界銀行富裕國家榜中排行第六十七。
自一九七七年拍成《星球大戰》後,《星戰》系列電影對「生父」佐治魯卡斯來說,肯定是「會生金蛋的雞」。由第一部《星球大戰》,到一九八○年的《帝國反擊戰》和一九八三年的《武士復仇》,佐治魯卡斯共投資了天文數字的四億八千四百萬港元,當年票房收入卻驚人,共約有一百五十億港元。
足躋身富裕國家榜67位
但《星戰》系列長拍長有,佐治魯卡斯一九九九年又拍成《星球大戰前傳I:魅影危機》,二○○二年又推出《星球大戰前傳II:複製人侵略》,兩部片投資多達十八億港元,但投資高回報率更高,票房收入高達一百二十五億港元。即使不計新一部《星戰前傳III》,《星戰》五部系列作,累計票房收益達二百七十三億港元,比《魔戒》三部曲電影賺二百一十八億港元更多,是電影界史上最成功最賺錢的電影系列。
票房收益勁,但在連續二十八年不衰退的全球「星戰熱」下,《星戰》系列電影除了造就了佐治魯卡斯成為坐擁二百三十四億港元、名登全球富豪榜的大富翁,更打造了一個商業王國。
美國《福布斯》雜誌估計,《星戰》系列電影的票房收入,加上《星戰》影碟、影帶、玩具、電子遊戲和出版的收益,《星戰》商業王國二十八年以來的累積總收入多達一千五百三十四億港元,有經濟學家估計更高達一千七百五十五億港元。
如果將《星戰》商業王國是個國家,那麼一千七百五十五億港元的收入,將可在世界銀行以國內生產總值(GDP)計算的全球富裕國家榜上排第六十七位,位置僅低於盧森堡,比敍利亞、阿曼高,而且是烏茲別克、約旦和愛沙尼亞GDP的兩倍。
搶看造成49億經濟損失
隨着《星戰前傳III》全球公映,《星戰》商業王國的收入肯定如虎添翼,尤其是《星戰》人物會首次越界拍廣告,如尤達大師會為百事可樂宣傳,由黑武士會為黑朱古力製的M&Ms朱古力豆賣廣告。
但《星戰》商業王國賺大錢,可能對美國經濟造成損失,不少死硬派「星戰迷」為率先搶看《星戰》系列電影,往往寧可不上班也在戲院外擔櫈仔霸頭位。美國有顧問公司估計,以平均日薪一千港元計算,四百八十萬人因看《星戰》不上班,可造成多達四十九億港元損失。法新社/美國《紐約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