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界指機制欠透明<br>北角油街勾地再被拒

地產界指機制欠透明
北角油街勾地再被拒

【本報訊】發展商勾地對象,由豪宅轉移至市區大型貴重地皮,隨樓市升溫而晉升百億地王的北角油街(前政府物料供應處倉庫)地皮,上月接獲發展商勾地申請,但因未符政府底價鎩羽而歸。這是繼3月估計市值約8.5億元的山頂加列山道12號後,第二幅未能成功勾出的地皮,業界呼籲要正視現有勾地機制不足,盡速予以改善。

卓德測計師行執行董事陳超國表示,目前勾地機制存在缺陷,申請者即使成功勾地,但最後地皮亦不一定屬其所有,在損失訂金利息及未能百分百保證奪地的情況下,發展商多抱觀望態度,等人成功勾地後才在拍賣場上競投。
因此,他認為若政府再不改善現有機制,如勾地者在購得地皮時,可獲少許補償優惠等,或將出現彼此「乾等」困局。

怕失訂金利息為人作嫁

反之持有現貨的發展商,則樂見市場在憂心供應斷層下,樓價飛升,持有樓盤的售價也水漲船高。此外,現時發展商呼籲恢復定期拍賣土地,也可解供應斷層之憂。
中原測量師行聯席董事周文略估計,油街地皮市值約90億元。他指現時政府任由公眾揣測勾地失敗原因,而未有實質理據,更易引起市場混淆;故應公開勾地價讓市場參考。

籲公布勾地價免猜度

美聯物業測量師行助理董事林子彬認為,應增加勾地程序的透明度,公布有關底價,以免再有發展商開出同等甚至較低價錢去勾地,費時失事。
卓先測量師雷偉全認為,過去3、4月間各只有一幅地皮被勾,反映發展商在有其他渠道補充土地儲備下,不肯進取勾地,估計未來發展商亦只會保守地出價,不斷測試政府的底線。
對該幅油街地王有興趣的發展商不少,甚中以長江實業(001)為甚,因毗鄰便是其福利貨倉的酒店重建項目,兩幅地皮若合併發展價值更高。市傳長實早兩月接納福利貨倉的補價,故上月提出勾地申請,但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回應指不清楚有關事件,只表示該幅地「始終屬市區地」,較具優勢。

轉私人市場補充土儲

另外,發展商除透過官地拍賣增加土儲外,最近不斷從私人市場吸地,如會德豐地產(049)購入黃竹坑工業地皮,信和及長實去年也增購多幅土地。

趙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