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胡會之後,台灣輿論儘管對公報中以「兩岸一中」來抹殺「各表」感到失望,但也有較為親藍的報紙認為不要糾纏在「一中」多了一些或「各表」少了一些的文字障中。
上星期六《中國時報》的社論,就提到應看到連胡會或宋胡會公報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比如在連胡、宋胡的兩份會談公報中,「都不約而同白紙黑字的提到要『優先討論台灣參與世界衞生組織的問題』,既然說要『優先討論』,那麼現在時程就迫在眼前了,北京依兩份公報所述,會創造出怎樣的條件,讓台灣在有尊嚴的情況下參與WHA(世界衞生大會)?這一兩天就應該有答案了吧?不諱言說,如果下周一北京還是像往年一樣運用各種手段讓台灣不得其門而入,甚至還讓台灣受到與往年一樣的屈辱,那顯示這第一樁考驗都無法通過,那麼其他部份確實也就很難再談下去了。」
《中國時報》主筆大概認為既然在連胡會、宋胡會的公報中寫得那麼清楚,中共一定心有成竹,做一台好戲來爭取台灣民心。孰料前天在WHA中,台灣「叩關」再次在北京強烈反對下挫敗。世界衞生組織(WHO)總幹事李鍾郁透露與北京簽下「諒解備忘錄」,北京同意台灣以「中國台灣」(Taiwan,China)的名稱加入中國代表團,在會議中坐在中國代表團後排;世衞獲北京同意後,可派遣醫療衞生專家到台灣作技術交流。
這份「諒解備忘錄」由北京與世衞簽訂,談的是台灣參與世衞的問題,但並沒有如連胡、宋胡兩份公報中所言,與台灣方面作「優先討論」,而是完全沒有討論,就越俎代庖地以代表台灣的主權國地位與世衞簽署。台灣方面對內容毫不知情。
「諒解備忘錄」也沒有貫徹「一中各表」的原則,即毫不尊重台灣方面關於「一中」的表述,而把北京的「表述」強加在台灣身上,只容許台灣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成員的名義參與世衞組織。
國民黨主席連戰也表示,備忘錄「將我們名稱矮化為『Taiwan,China』,這是有問題」。只不過,他主張「有問題更需要去談」。
民進黨則表示,中國熱應停止了,「中共不改本色,繼續打壓台灣,台灣還是無法加入WHO(世衞組織),可見中共仍是一手胡蘿蔔、一手棍子的策略,未來台灣惟有不分朝野團結,才能抗拒中共的分化與打壓」。
不過,中國駐日內瓦聯合國常任代表沙祖康就表示,「諒解備忘錄」是中國費盡心力在兩岸未達成協議前,與WHO秘書處作出的特殊安排,至於台灣名稱為「Taiwan,China」,沙祖康說這是一個政治問題,對中國來說,名稱不是問題,早在一九七一年就解決了,否則如今坐在WHO大會內的就應該是台灣代表。
中國認為「名稱不是問題」,但台灣則認為「名稱才是問題」。中國方面,可能真是盡了很大的努力才達成這個「諒解備忘錄」。北京覺得已經給機會台灣參與WHO了,台灣何以還不滿意?關鍵是:北京給的,不是台灣所要的東西。台灣要的是「一中各表」,北京給出的,則是「一中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