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資產淨值折讓46%<br>恆地每股$7.5私有恆中

較資產淨值折讓46%
恆地每股$7.5私有恆中

【本報訊】恒基地產(012)繼02年私有化恒基發展(097)失敗後,昨日捲土重來,再次重組上市王國。恒地昨宣布以現金每股7.5元,私有化恒基中國(246),涉及資金約13億元。

較停牌前股價溢價56%

恒中每股私有化作價較停牌前報4.8元,溢價56.25%。恒中已發行股本4.98億股,據恒中最新中期年報披露,截至去年12月底資產淨值65.91億元,每股資產淨值13.96元,私有化作價較每股資產淨值折讓46.29%。
恒地持有65.32%恒中股權,收購餘下34.68%股份涉及資金12.95億元。截至去年12月底,恒中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值總額2.11億元,恒地則有30.31億元。
恒中主要業務是在中國主要城市發展地產,截至去年12月底止,中期盈利12.96億元,中期息4角。恒中在96年5月以每股21.5元招股上市,其後股價一直下滑,至98年時,更跌穿5元水平,其後一直在5元以下徘徊,上市至今股價較招股價下挫77.7%。

股價低殘私有傳聞多

由於恒中股價低殘,故恒地私有化恒中的消息多年來不絕於耳,今年2月2日,市場再次傳出恒地有意私有化恒中,令恒中當天股價逆市升16%,成交量同時大增。
不過,恒中翌日作出澄清,恒地指並無私有化恒中的意向,該公司也不知悉導致股份價格及成交量上升的任何原因,恒中股價雖然回落,但成交仍然活躍。
恒基系並非首次提出私有化議案,02年11月,恒地提出以每股7.35元私有化恒發,總代價54.91億元。
恒地及恒發復牌後,股價分別升1.7%及21.8%,其後網上證券評論員DavidWebb認為,恒地出價過低,建議恒發小股東投反對票。
鄧普頓基金(旗下15個基金共持有恒發0.7%股權)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麥樸思亦指,恒地出價過低,恒地最後將私有化作價加碼至7.6元,但最終在僅持2.49%股權的股東反對下飲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