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金局籲整合帳戶省開支<br>一年40萬人次轉工

積金局籲整合帳戶省開支
一年40萬人次轉工

【本報訊】強積金制度實施四年多以來,全港需要供款的打工仔,原來已合共轉工最少超過一百六十萬次,即平均每年有四十萬人次轉工,令本港因而累積大量強積金帳戶。隨着近期經濟好轉,轉工潮重現,強積金管理局呼籲分散擁有多個帳戶的僱員,可把帳戶整合,以方便管理及減省管理費用的支付。 記者:盧文烈

目前全港約有一百八十萬多名打工仔參加強積金計劃,若僱員在強積金制度實施後曾經轉工,而又沒有處理轉工前的強積金帳戶,這些帳戶便會成為「保留帳戶」,帳戶內有僱員以往受僱時積存的強積金權益,雖不再有供款存入,但會依據僱員曾作的指示繼續投資,因此,受託人需要收取管理費。

電話查詢單月新高
根據積金局提供的資料顯示,強積金制度自○○年十二月一日實施以來,已累積一百六十多萬個保留帳戶。換言之,在過去四年多以來,最少有一百六十萬人次僱員曾經轉工作,即每年轉工人次多達四十萬。
積金局投訴及調查處經理黎廸珊接受訪問時稱,該局轄下的查詢中心每月約處理一萬一千宗查詢,但經近期大規模宣傳後,上月接獲查詢有一萬三千四百多宗,創下近年單月新高;大部份個案查詢供款安排、參加強積金計劃規定等。
近月掀起轉工潮,積金局發現多了僱員查詢及有關轉工後的強積金安排;僱員查詢保留帳戶宗數也由○三年每月數宗,大幅增加至近期每月六、七十宗。黎廸珊提醒已轉工多次但忘記有多少個保留帳戶的僱員,可帶同身份證明文件前往積金局查詢。

三行業多拖欠供款
此外,查詢中心每月收到約八百宗投訴,逾九成與拖欠供款有關,主要涉及飲食、建築及零售三大行業;大部份投訴人離職後才敢舉報。該局投訴及調查處高級經理阮良輝表示,職員必定詢問投訴人是否要保密身份,而若投訴人被拖欠供款的時間較長,該局更會主動調查同一公司內其他員工是否面對同樣遭遇。
阮良輝又說,根據強積金條例,僱主於出糧後十日內須為僱員供款,之後再有三十日結算期,該局現正積極研究縮短結算期的時間,加強保障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