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人們聚在小攤子吃炸大腸。不太乾淨,有異味,但吃的人都似乎津津有味。
其實大腸做得好,是名菜,山東菜中的一道「九轉大腸」,便是把內外揉擦乾淨的豬大腸,先灼後炸,再加香料調味紅燒,香酥可口。為甚麼是「九轉」而不是「八轉」?「十轉」?看來只是「九」這個數字表示多、密、長久、繁雜。
我聽過「迴腸百轉」,比「九轉」還曲折。指忐忑思念心情複雜在五內糾纏不休。迴腸是小腸下段,上接空腸,下連大腸,長約十一尺。形容文字聲調感人之深,是「迴腸盪氣」,這個「迴」,便有來回往返徘徊不去的動感了。
何以人吃大腸,不怎麼吃迴腸、空腸、小腸?欠了那點異味嗎?大腸是排泄器官中盛載已成形糞便的管道,最接近肛門,所以總覺有點髒。但又因它不斷活動、抽搐、收放,故具質感,皺褶也多,有嚼勁。有人特愛吃,是怪癖。
珠圓玉潤豐腴肥美的大腸,從未期許自己的聲價,但它竟有fans。食客持一串大吃,海鮮醬往下滴,就像大腸感動得在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