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署理行政長官曾蔭權先生再次表示只會在立法會通過行政長官選舉修訂條例後才決定是否參選,但從種種迹象、從北京政府對他的支持來看,曾先生不但一定會參與七月十日的特首「補選」,他更是一面倒的大熱門,唯一尚未能確定的是他究竟將在五月底條例通過後立即辭職宣布參選或是等到六月初選舉提名期開始才公布決定而已。
我們認為,對市民來說,曾蔭權先生是否參選並不重要,曾先生何時宣布參選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七月的特首補選不會重演○二年董建華先生高票自動當選的可怕情況、最重要的是七月的特首補選不會變成另一次為欽點候選人加冕的儀式。
大家都會記得,前任特首董建華先生○二年在「無對手、無政綱、無面向市民爭取支持的競選活動、無投票」的情況下自動當選,連任特首五年的,這種「四無選舉」不僅令整個特首選舉變得毫無意義,更令董先生未能好好反省施政的失誤、更令董先生自以為已得到足夠的支持,可以全力推行他的鴻圖大計。只可惜董先生那些沒有經過公眾討論、沒有吸納公眾意見的大計根本不符合市民的期望、根本不符合需要,反而不斷為市民添煩添憂,例如強行為《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強行推動高官問責制就令整個社會動盪不安、就把大批市民迫上街頭。若果今年七月的特首「補選」重演○二年的歷史,讓熱門候選人在無對手、無政綱、無面向市民、無投票的情況下自動當選、自動成為特首,那這位新特首便極有可能重犯董先生的錯誤、便極有可能推出一些與民意民心背道而馳的鴻圖大計,令香港再次陷於紛亂煩擾中。中央政府、特區政府以及選舉委員會成員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嗎?
此外,特首選舉本該是一場有關香港政策發展、有關政制改革藍圖、有關管治方式的大辯論,雖然選舉委員會只是小圈子選舉,但只要有真正的競爭、有真正的角逐,選舉委員會委員固然可以透過諮詢會、透過政綱辯論會討論候選人的政綱及政策理念,公眾也可以藉有關過程觀察候選人的表現並及時提出不同的意見。但假若七月的特首依然是一次「四無選舉」、依然只是為一位欽點的候選人加冕,那市民不但無機會投票選特首,甚至連討論新特首政綱及施政理念都沒有、甚至連透過言論及意見影響新特首施政的機會都沒有。我們認為這種把市民完全排除在外、完全不讓市民參與的特首選舉對香港未來的管治、對香港的政治發展是有害無益、是有弊無利的。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及選舉委員會成員能避免七月的特首選舉變成「四無選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