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製造業收縮兩年最劣

紐約製造業收縮兩年最劣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股市昨日早段靠穩,受惠於油價再跌。不過,紐約5月份製造業指數出乎意料地降至負數,結束該區製造業活動過去兩年來的持續擴張期,此因素拖慢大市升勢。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公布,5月份製造業指數下降至-11.11,是2003年4月以來最弱,遠差過市場預期的11.7及去年2月的39.57紀錄高位;4月份指數由原來公布的3.12,向下修訂至2.03。該指數是其中一項衡量美國工業現狀的主要指標,按照紐約儲銀的界定,指數低於零表示紐約地區製造業活動呈現收縮。

新定單指數亦降
5月份新定單指數由上月的-1.22降至-7.08,創03年4月至今新低。分析員表示,存貨積壓大幅增加,正導致企業減少向工廠落單。反映未來6個月情況的展望指數由4月的37.3,降至35.7。
MFR首席美國經濟師薩皮羅指出,美國首季企業存貨增幅略過多,這將會對第2季製造業造成不利影響。

杜指早段仍造好
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早段一度升68.06(0.67%),見10208.18。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最多升9.07(0.46%),至1985.85。開市後個半小時(本港時間昨晚11時),杜指升62.73,報10202.85;納指升8.38,報1985.16。
上周五,杜指跌49.36,收報10140.12;納指升12.90,收報1976.78。
美國中型股今年走勢可能勝過小型股和大型股,因通用汽車(GM)等大公司陷於困境,不利大型股走勢,另一原因是中型股的市盈率(PE)普遍低過小型股。
美國標準普爾中型股400指數(其成份公司的市值中位數為23億美元,相當於179.4億港元),連續6年跑贏反映大型股的標普500指數和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亦優於標普小型股600指數(市值中位數為6.9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