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上月底指出,目前內地的房地產巿場出現「投資規模過大、商品房價格上漲過快和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國商品房平均售價,較去年同期上升百分十二點五,較去年同期的漲幅百分六點七高出接近一倍。全國三十五個大中城市的商品住宅(即高級住宅)平均漲幅為百分十點五,其中上海巿以百分十九點一,位居全國之首。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董事總經理陶冬認為,上海房地產價格去年狂飆,與炒人民幣升值的國際熱錢大量流入有關。「海外熱錢流入中國後,需要投入人民幣資產,但是A股市場舉步維艱、債券市場規模有限,於是房地產成為熱錢的主要寄生體,其中上海房地產更是熱門中的熱門。」
可是,中國社科院金融發展研究室主任易憲容認為,房價虛高主要是在住房巿場虛假繁榮的基礎上炒作造成,炒樓的絕大部份是海外華人、港人、台灣人及內地「炒樓團」,他們的資金多來自銀行,並非國際熱錢。另有分析指出,去年房地產對上海GDP的直接和間接貢獻,分別達到百分八和百分十九。上海要維持經濟高速增長,不得不繼續依賴房地產,因此巿政府在調控時肯定會「投鼠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