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你三分鐘<br>我想話你知....嫁了又老又窮的香港人

阻你三分鐘
我想話你知....嫁了又老又窮的香港人

阿蓮 35歲 大陸新移民、義工

我在家鄉清遠高中畢業後到深圳電子廠打工,九七年升為管工,月薪一千元。
二十八歲時,怕被人笑「嫁唔出」,胡亂答應了五十多歲香港上司的求婚,這段未經戀愛的婚姻,為我帶來一對可愛的小兒女,也把我帶到香港的赤貧生活當中。
………………………………
去年,我與兒女由深圳來到旺角,在窄小的套房與年屆六十、失業及有病的丈夫團聚,很快就聽到他打電話尋找工作被人奚落;幾天後,我僅有的小量金飾都被他拿去典當了。
直至家無分文,年老丈夫找來一袋米,我絕望地煮白粥給幾歲大的孩子吃,一天、兩天、三天過去了,瘦得皮包骨的兒子看見電視的美食廣告,總拉着我苦苦追問:「媽媽,你幾時帶我去食呀?」
昏暗房間的背後是食肆煙囱,不時噴出令城巿人討厭的油膩氣味,但煙囱卻成了孩子幻想食物的源頭,一陣煙吹來時候,他們會呼叫「炒飯味呀」或是「炸雞味呀」。
………………………………
在悲苦的生活中,我曾經盤算往死路走。在一個偶然機會,我翻閱入境時候派發的社會支援小冊子,用電話和基督教勵行會聯絡,對方除了細心安慰、在精神上給予支持外,還即時發給我五百元應急錢。
我拿着錢,急急走到街巿買餸,想起之前被小販奚落「無錢就唔好嚟」,這一次,我有足夠的錢買了兩條紅衫魚、一些牛丸和一斤菜;挽着餸走進家門時候,兩個兒女驚喜歡呼。
家裏有菜香的時候,那是我們吃了半個月白粥後的第一餐飯,幼小兒女等不及拿起筷子的一刻,用手急急把食物塞到嘴裏去。
………………………………
我們現在靠綜援生活,但孩子仍然擺脫不了飢餓的陰影。年老的丈夫和香港的朋友告訴我,這裏的上一代人,不少都是把一生精力都放在一口飯、工作、讀書問題上。
我不想自己的相片見報,是避免自己和孩子受到壓力,他們讀書成績不錯,我們今天有信心在香港生活,也相信將來一定可以對這個社會作出貢獻。
撰文:冼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