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孚 資深報人、著名作家
在國民黨主席連戰的「和平之旅」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也「登陸」去作了「搭橋之旅」。這兩次旅行都並不平淡,相當成功。連戰是出人意料的成功,改變了他一貫平庸的形象。宋楚瑜雖沒有平日的銳氣豪氣,卻表現得也自不凡。
兩人在北京和胡錦濤達成的共識雖然還有待通過台灣官方促其實現,但台灣海峽的氣氛卻已為之一變,從緊張變為緩和、祥和、和平了。
至於搭橋,兩岸政黨之間的「溝通之橋」已經一一搭好,所差的只是執政的民進黨之橋。這當然是主要的一道橋,「胡連會」和「胡宋會」的一一成果,都有待民進黨政府去推行,但是,接下來,能有「胡扁會」也來加強這些共識、推行這些共識麼?
陳水扁是表示過也有「登陸」的想望的。他說過,中共最後應該和民選的當權者他對話。陳水扁的後台老闆美國,也發表過同樣的意見,話甚至於由布殊來說了。
北京並沒有拒絕陳水扁。他們重新強調,只要是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不管他是甚麼人,說過甚麼話,幹過甚麼事,都可能受到邀請,去商談任何問題。但是,陳水扁卻在「胡宋會」後,六點共識發表以後,說是「要我接受一中,反對台獨,我不去」。
北京先前是強調歡迎堅持「九二共識」、一個中國的原則的人。後來陳水扁一再強調他查不到「九二共識」的文件,因此認為沒有「九二共識」這回事。「胡宋會」談,宋楚瑜特地查了當年「九二共識」的來龍去脈,找出文字紀錄,證明陳水扁的話是虛假的。當年代表台灣提出「九二共識」的陸委會主委蘇起,現在是國民黨的成員,而宋楚瑜卻是當年國民黨的秘書長,他們都是經手這件事的人,比陳水扁之流更了解事情的實際。他們對「九二共識」的有無,是如何形成的,最為清楚不過了。由他們來澄清這件事,最為恰當。不過,為了避免陳水扁的難堪,「胡宋會」的人想出了一個計謀,不叫「九二共識」,不說甚麼「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而改為「兩岸一中」。這就是說,兩岸都同屬一個中國,實際上,也就是一個中國原則的另一種解釋。
這一改動陳水扁是不是能接受呢?看來他至少不可能很快接受。他要看一看,這兩天國大選舉的結果為何,對他不利,他就接受,有利,就拖延下去。他還要看看各方面對連戰「和平之旅」,宋楚瑜「搭橋之旅」的反應,這反應預料是對他有壓力的,多數對他不利。而更主要的,他要看美國方面的反應如何,美國一再要北京和陳水扁會談,他總不能違拂華盛頓的願望吧。至於美國,它希望台海保持現狀,保持和平,不願見因「台獨」而起戰端,但只要保持現狀,它就心滿意足,不會要陳水扁走得更遠。
陳水扁善變,他透露過想走宋楚瑜的橋,卻又說北京要一中他不去。但這條路他是遲早要走,這條橋他是遲早要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