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研究院念書時,有次和同學閒聊,話題不知怎的竟拉扯到有關卡通片內的不同角色。內容早已遺忘,但他提及的一點,卻令我印象很深。同學指出很多卡通片集內的瘋狂野心科學家,其背後總有一位富商作後盾,以財富支持前者的控制地球大計。
別以為把資本家醜化的事情只在卡通片內才會出現。在現實世界中,把資本家妖魔化的事例亦經常發生。
德國社會民主黨主席明特費林(F.Muntefering)近日便批評私人股本公司像蝗蟲一樣,在所到之處破壞殆盡後,便馬上轉到其他地方繼續肆虐。
私人資本公司真是那麼可怕嗎?答案是否定的。這些公司的主要運作模式,是把低效的企業收購進來,透過引入改革和重組,改善企業的運作和效率,然後把企業的股權轉賣獲利。由此可見,私人資本公司透過改善企業的營運,實有助提升德國經濟的總體競爭力。明特費林的指摘絕對毫無根據。
政客不是整天把改善社會整體福利掛在嘴邊嗎?既然私人資本公司有助改善德國經濟的整體效率,理應獲他們支持才對,為甚麼他們反過來對這些企業作猛烈批評呢?原因是爭取選票。
本月二十二日,德國人口最多的聯邦州,北萊因──威斯特法倫將會舉行選舉。由於這地方選舉被視作明年聯邦大選的前哨戰,所以社會民主黨對能否在這次地區選舉中獲勝自然着緊。可是不少民意調查均顯示,該黨勝算不高。由於選情告急,社會民主黨為了爭取選民支持,便不得不利用選民關注就業前景的心理,由其高層說出一些攻擊資本家的說話,希望能藉此取得選舉勝利。
也許對於政客來說,只要獲得選票,那抽象的社會整體福利根本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