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不少愛貓人士,專賣貓精品的店舖也不少,「貓館」雖然有出售貓精品,但嚴格來說,是一家小茶座較貼切。這裏面積約700方呎,貨品架只佔20%、茶座則佔上60%,還有20%是4隻小貓棲息及玩耍的玻璃房。
店主郭子敏任職貿易公司多年,漸感厭倦,因此萌生轉行的念頭。剛巧她在日本、台灣等地購買了不少貓精品,有感同好不少,便毅然開舖售賣有關精品;以貓為主題,也許不失為一個新噱頭。
幾經尋找,終於在旺角找到一間樓上舖,有見舖面面積不小,只用作售賣精品略嫌浪費,郭子敏於是在店裏放置十多個座位,並且售賣咖啡、花茶和三文治等小食。
籌備半年,「貓館」於去年9月正式開業,由於事事親力親為,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問及為何不和朋友合資,郭子敏認為「和朋友合資確實可在各方面有所分擔,但眼見太多人跟朋友合夥,結果都是吵架、拆夥收場,因此還是自己獨攬大權好了。」不過,她的朋友們對這位創業初哥也提供了不少意見。
店內精品主要購自日本、台灣、東南亞、內地和香港,全是老闆娘親自挑選。由於顧客對象多為學生及年輕人,因此價錢較相宜,大部份貨品售價僅數十元,最貴也不會超過300元。開業初期基於個人喜好,貨品以擺設居多,後來發現顧客偏好實用性較高的產品,如文具、電話繩及鎖匙扣等,故入貨時亦作出調整。
郭子敏有兩大堅持,一在於貨品方面,她說入貨一定選擇以貓為造型的精品,不會挑選一些擬人造型的貓;第二個堅持就是「貓館」會保持茶座模式,而非港式茶餐廳。要做到這點,就要由食物入手,所以顧客不會在這裏吃到即食麵;開業初期店裏只售賣咖啡、花茶及三文治等,後來加入晚餐及午餐,主要是飯及意粉。
目前,顧客以OL(辦公室女性)及學生居多,因此食物及飲品收費也很相宜,飲品約十多元,三文治、小食及沙律賣20至30多元,最貴的晚餐也只是50多元。一般而言,旺角區的人流不俗,即使位處三樓,午餐及放學放工後客人也不少,但高峯時段卻在晚上八時過後,郭子敏表示,有不少客人晚上逾11時才上來吃晚餐。
她指出,七成以上的顧客都是為了在一處舒服的環境進餐或「歎茶」而來,但其中不少是為了店中4隻「貓公關」──除了芳齡只有兩個半月的小雪,其餘3位Tiger、MeMe和摩摩都可自由進出玻璃房,在店中穿梭,客人亦可坐到玻璃房中與牠們玩耍。由於貓隻與人有近距離接觸,所以全都打了防疫針,對人及貓也有保障。
郭子敏說,曾有一位十多歲的男孩坐在玻璃房與貓兒玩耍,一會兒後居然便睡着了,4隻貓則睡在他身上。事後她才知道男孩是應屆會考生,因為讀書太辛苦,於是到「貓館」與貓玩耍,最後因放鬆了心情而睡着。
她還表示,很多愛貓的顧客由於家居環境或居住地點等原因,無法養貓,於是間中會來探望這裏的4隻貓兒。
郭子敏也自知「貓館」宣傳不足,但對於會員制卻有點抗拒,「其實是我發現顧客對會員制很抗拒,有些人一踏進來便問是否要入會,若要入會就不來了。」
不過,她計劃稍後與一些有關貓的組織合辦活動,亦考慮提供優惠。除了較預期辛苦外,她對目前的收支及人流尚算滿意,希望日後能稍稍擴充,但會保留家庭式運作。
記者:文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