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再有四名人進食從九龍城街市購入的老虎斑後懷疑中雪卡毒,令累積受影響人數增至三十七人。食環署仍未調查出肇事老虎斑來源;有業界人士估計,該老虎斑是來自南太平洋區水域,被運到海南島一帶轉售。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證實,昨日再接獲兩宗懷疑中雪卡毒個案,共涉及兩男兩女,年齡由十七至五十二歲。兩宗個案的患者分別居於九龍塘及西貢,全部均在本周三曾進食從九龍城街市一個魚檔購買的老虎斑後,出現屙嘔、腹痛及麻痹症狀,其中兩人要入院治療。令事件中受影響人數至今累積至三十七人,當中十四人須留院治療。
被食環署抽取海鮮樣辦進行化驗的九龍城街市漁販黎浩明說,昨日如常在長沙灣魚類批發市場採購冰鮮魚,但數量已由平日的四百斤,減少一半至只有二百斤。
香港海鮮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說,詢問過事件中的長沙灣魚類批發市場內其中一個魚檔,負責人聲稱肇事珊瑚魚由海南島及泰國一帶進口,但李彩華對此表示質疑,「海南島冇老虎斑,泰國都好少。可能係由南太平洋位置攞魚,俾人偷龍轉鳳運到海南島賣。」
新光酒樓集團常務董事總經理胡珠說:「建議食客暫時唔好食重過三斤嘅珊瑚魚,或者食兩條一斤重細條嘅雙喜斑,起碼中雪卡毒嘅命中率冇咁高。」為免食客中雪卡毒損害業界及酒樓商譽,他揶揄政府道:「最好介紹種即時檢測雪卡毒嘅機器畀業界,等業界採購時知道邊條魚有雪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