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天地:技術分析配合期權出擊

期權天地:技術分析配合期權出擊

不少參與期權市場的投資者都是先由建立長倉開始,但一段日子之後便轉為以短倉為主。期權長倉風險有限回報無限,相反期權短倉風險大而回報有限,一般新丁害怕冒險,自然是傾向造長倉。但久而久之,發覺原來短倉贏面遠高於長倉,策略自自然然便有改變。

尤其是近年金融市場波幅明顯縮減,最近港股便長期呈膠着,這個現象可能與衍生工具盛行有關。雖然物極必反,不過在這段期間,以期權短倉出擊,表面上依然比較着數。
在一次講座中,有人提出:如何以技術分析配合期權策略?假如我們是以期權短倉作主力,技術分析便大派用場。
上落市中,應該倚賴波動指標(oscillator),超買時沽出認購期權,超賣時沽出認沽期權。跟隨趨勢指標,(例如移動平均線),反而危險。波動指標五花八門,簡簡單單,以最普及的RSI便可以。應用這個方法,最好有一段時間實習,不同的工具特性不同,所謂超買超賣的標準,要透過經驗摸索。
除了RSI之類的波動指標之外,另一個好使好用的工具是保歷加通道近上限沽出認購期權,貼近下限則沽出認沽期權。保歷加通道是以移動平均線加上價位波動的標準差(standarddeviation)構成,價位觸及上下限,很可能代表突破,但由於我們認定大市仍然只是上落市,所以應用這個方法依然可行。
技術分析應該只是輔助性質,在運用上述策略方面,不妨思考股價超買超賣的原因,如果欠缺重估的理由,便不妨繼續以上落市運作。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