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股壇:中航興業趁低收集

點股壇:中航興業趁低收集

中航興業(1110)屬下的澳門航空急速發展,去年客運量的增長,為亞洲之冠,但剛轉虧為盈,對集團收益的貢獻,仍以港龍航空為主,而機場地勤服務,也有相當貢獻。
去年中航興業盈利3.67億元,上年則虧損1874萬元,去年每股盈利11仙,每股股息1.6仙,增加77%。去年業績顯著轉好,是反映澳門航空及港龍航空的經營不再受沙士所影響。澳門航空由虧損1.93億元轉為獲利5279萬元,港龍航空則激增10倍以上,稅前盈利為3.41億元。

憧憬國泰港龍合併
國航(753)早已表示,與國泰(293)尋求在業務上合作,特別是中港兩地航空市場的合作,其中商談必然涉及港龍航空。事實上,中航興業及國泰均持有港龍股權,既是股東,又是競爭者,港龍的航線以內地為主,佔67.6%,台灣地區亦佔22%,對國泰有一定的影響。
市場相當敏感,期望國泰增持港龍股權,使中航興業明顯受惠,換言之,期望國泰以換股形式增持港龍股權,這是在競爭方面較易獲得平衡的方案,但國泰則表示滿意於所持港龍股權,事態的發展,對中航興業而言是股價變動的關鍵。
退一步來說,不涉及股權轉移,只要合作方案可以減少雙方競爭,獲致雙贏,則港龍業務受惠,中航興業同樣受惠,至於澳門航空,是澳門地區性航空公司,似與國泰及港龍競爭無關,而澳門航空的市場,亦以台灣及內地為主,但經營方式有別,去年乘客增幅達48%,高於國泰的增長30%,現仍採擴張策略,預期3年內仍維持強勁增長,國航有意栽培,澳門航空的發展,實在不宜低估,但也非即時有特佳貢獻。
作為港龍另一股東的中信泰富(267),已公開支持港龍及國泰的網絡重組,但似乎否定兩者合併的可能性,此消息本對中航興業股價不利,但中航興業股價仍穩,可見對消息無反應。

中航興業現價1.64元,PE14.9倍,息率0.92厘,今年業績受油價影響的程度仍未明朗,PE是高是低,相信暫時難以今年業績論,與國泰合作一事,仍然帶來一些溢價,本欄於2月下旬作出討論時(當時股價1.61元),認為隨時有投機性上升,其後已兩上兩落,目前的走勢,似乎又在醞釀另一次上升,可趁低收集,候高套利。
齊明